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344_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试题(卷)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文件大小:46.17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9.38千字
文档摘要

344_风景园林基础考研试题(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通行机动车辆的园路,车道的弯道内侧及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应种植高于车道中现出路面标高多少米的植物?

A.1.2

B.1.5

C.1.8

D.2.0

【答案】:A

解析:在通行机动车辆的园路中,车道的弯道内侧及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为保证行车安全和视线良好,不应种植高于车道中现出路面标高1.2m的植物。

2、单选题:以下哪项是湿地进行植物景观规划时首要考虑的

A生物多样性原则

B以人为本

C经济性原则

D艺术性原则

【答案】:A

解析:在湿地进行植物景观规划时,生物多样性原则是首要考虑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至关重要,它能保障湿地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为众多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人为本在一些公共环境设计中是重要理念,但并非湿地植物景观规划首要考量因素;经济性原则主要关注成本和效益等经济方面,在湿地植物景观规划里并非最关键的出发点;艺术性原则侧重于景观的美观和艺术效果,也是在保障生态功能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首要考虑的应当是生物多样性原则。

3、下列园林植物属于耐贫瘠植物的是

A.马尾松

B.榆树

C.乌柏

D.香樟

【答案】:马尾松

解析:马尾松是耐贫瘠的园林植物,它对土壤要求不高,在土层浅薄、石砾多的地方都能生长。榆树、乌桕和香樟对土壤肥力和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通常不如马尾松耐贫瘠。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马尾松。

4、采用块料铺筑路面时,用于粘接、找平、排水而设置的路面结构层是

A.面层

B.结合层

C.路基

D.基层

【答案】:B

【解析】在采用块料铺筑路面时,结合层起到粘接、找平、排水的作用。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辆荷载及自然因素影响的路面结构层;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垂直力,并把它扩散到垫层和土基中去。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结合层。

5、为保证园林树木栽植后树种发育良好,对未经改良的土壤,种植穴挖好后最好:

A、掺泥炭土

B、掺沙土

C、掺珍珠岩

D、施基肥

【答案】:D

【解析】为保证园林树木栽植后树种发育良好,对于未经改良的土壤,在种植穴挖好后施基肥十分关键。基肥能为树木生长提供持续稳定的养分,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为树木根系生长和发育创造良好条件。而泥炭土、沙土和珍珠岩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等,但相比之下,施基肥对树木发育良好的保障作用更为直接和重要,它能为树木整个生长周期提供基本的养分支持。因此本题应选施基肥。

6、单选题:建筑模数中,1M为多少mm。

A.100

B.200

C.300

D.400

【答案】:A

解析:在建筑模数中,1M代表100mm,这是建筑领域的标准规定,所以答案选A。

7、单选题:城市广场的公共停车场的停车数在100辆以下时应设置不少于多少个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城市广场公共停车场停车数在100辆以下时应设置不少于2个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

8、单选题:去顶修剪是去掉乔木和灌木的顶枝,降低树木的高度,是某些情况下不得不采用的修剪方式,以下哪种树木进行去顶修剪不适宜?

A.杨

B.柳

C.广玉兰

D.悬铃木

【答案】:C

解析:去顶修剪是去掉乔木和灌木的顶枝,降低树木高度,是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不采用的修剪方式。广玉兰是木兰科木兰属常绿乔木,它具有明显的主干,树形较为规整,顶端优势明显,去顶修剪会破坏其树形结构,影响观赏价值和生长健康,一般不适宜进行去顶修剪。而杨、柳、悬铃木这些树木适应性较强,去顶修剪后通常能较快恢复生长,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采用去顶修剪方式的。所以本题选广玉兰。

9、单选题:湖石的形态特点是

A.方正有棱角,石性浑厚

B.形态玲珑,表面遍多坳坎,纹理纵横,脉络显隐

C.有交叉互织的斜纹,多呈片状

D.外形修长如竹笋

【答案】:B

【解析】湖石的显著特点就是形态玲珑,其表面遍布很多坳坎,纹理纵横交错,脉络显隐不一。选项A中描述的方正有棱角、石性浑厚并非湖石的特点;选项C所提到的有交叉互织斜纹且多呈片状不符合湖石特征;选项D中外形修长如竹笋也不是湖石的形态特点。所以正确答案是B。

10、单选题:中国古典园林中第一座具有完整“一池三山”模式的皇家园林为

A.上林苑

B.宜春苑

C.建章宫

D.骊山宫

【答案】:C

解析:在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历程中,建章宫是第一座具有完整“一池三山”模式的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布局形式一般以“太液池”象征东海,池中设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上林苑是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三年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