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土建职称《风景园林》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采用平碾压实机具进行压实,每层铺土厚度一般为多少毫米?
A.200-300
B.300-400
C.400-500
D.500-600
【答案】:A
【解析】在采用平碾压实机具进行压实操作时,每层铺土厚度一般为200-300mm,所以正确答案是A。
2、单选题:利用自然植物资源可以给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如华中、华东地区分布较广的
A.满山红
B.映山红
C.迎山红
D.山茱萸
【答案】:D
解析:在自然植物资源中,山茱萸在华中、华东地区分布较广,并且利用山茱萸这一自然植物资源能够为当地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满山红、映山红、迎山红虽也属常见植物,但题干中符合在华中、华东地区分布较广且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描述的是山茱萸。
3、大树移植前采取以下哪种措施进行促发须根处理(单选题)
A.多次移植
B.事先切根
C.回根法
D.多次移植和回根法
【答案】:D
【解析】在大树移植前,多次移植和回根法都可促发须根。多次移植能促使树木根系不断适应新环境,刺激须根生长;回根法能截断主根,抑制主根生长,从而促进须根生长发育。相比之下,多次移植和回根法结合起来对于促发须根处理更为有效,所以应选D。
4、步出故宫的宣武门,向前一望,景山公园的景山和景山五亭便迎在前方,这种造景手法称之为
A.借景
B.对景
C.障景
D.夹景
【答案】:B
解析:对景是指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也可观赏甲观赏点的造景方法。题干中步出故宫宣武门向前望,景山公园的景山和景山五亭迎在前方,这种从一个观赏点能直接看到另一个景观的造景手法属于对景。而借景是将园外之景巧妙地组合于园内,使景深增加、层次丰富,形成有限的空间、无限的景色;障景是指利用地形、建筑、植物、假山台地等设置屏障,阻挡视线,以达到先抑后扬的艺术效果;夹景是指在风景点的前后或两旁,用建筑物、树木等加以围合,形成狭长的空间,以突出风景点,加强对景色的欣赏。故本题应选B。
5、以下描述的是哪种园林的风格特点:由若干个台地组成,通过扶梯相连接,扶壁、喷水池、水扶梯,壁龛有明确的几何形体。
A、意大利台地园
B、法国古典园林
C、英国自然风景园
D、中国庭院
【答案】:A
解析:意大利台地园通常由若干个台地组成,各台地之间通过扶梯相连接,其园林中扶壁、喷水池、水扶梯、壁龛等常呈现出明确的几何形体。法国古典园林以规模宏大、轴线对称、规则式的布局为主要特点。英国自然风景园强调模仿自然景观,追求自然野趣,较少采用明确的几何形状。中国庭院注重意境营造、空间布局和文化内涵,多以自然山水为蓝本,与题干中描述的几何形体特征不相符。所以答案是A。
6、单选题:根据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分期,其中哪个时期基本形成了中国风景园林的风格特征?A.生成期B.转折期C.全盛期D.成熟期
【答案】:C
【解析】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历史分期中,生成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阶段,此时园林处于初步形成过程,尚未形成风景园林的风格特征。转折期园林风格开始发生转变,但还未基本形成稳定的风景园林风格。全盛期,园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达到了成熟,基本形成了中国风景园林的风格特征,造园活动普及于民间,园林的经营完全转向以满足游赏为主的目的。成熟期则是在全盛期风格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和精致化。所以基本形成中国风景园林风格特征的是全盛期,答案选C。
7、单选题:行道树的种植应保持直立,正确的做法是
A.树干保持直立
B.土球保持直立
C.树冠投影中心对准树干基部中心
D.树冠投影中心对准土球中心
【答案】:A
解析:行道树种植时保持直立主要是指树干保持直立,这是保证行道树美观、稳定生长的基础要求。土球主要是在起苗和移栽过程中保护根系,并非强调其直立状态;树冠投影中心对准树干基部中心或土球中心主要涉及的是行道树种植位置和布局的合理性,并非是对保持直立这一操作的正确表述。所以正确做法是树干保持直立。
8、单选题:下面关于平曲线半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道路由一段直线转到另一段直线上时,其转交的连接部分均采用圆弧形曲线,这种圆弧的半径称为平曲线半径
B.考虑园路的功能和艺术的要求,如为了增加游览程序,组织园林自然景色,使园路在平面上有适当的曲折,让游人欣赏到变化的景色,步移景异
C.在自然园路设计中,单一弧形路容易产生无限的感觉
D.作为安静休息区道路宜直不宜曲,曲则无趣,让游人多走冤枉路
【答案】:D
【解析】在园林道路设计中,即使是安静休息区的道路,适当的曲折也能增加游览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使游人欣赏到变化的景色,并非宜直不宜曲,曲不一定无趣,也并非会让游人多走冤枉路,所以该项说法错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