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土建职称《风景园林》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30题)
1、单选题:美国华盛顿纪念碑与国会大厦之间的一条轴线,靠两旁的高大乔木为景框,即是为了求得全面(),便于透视到终端的纪念碑全貌。
A.框景
B.对景
C.借景
D.夹景
【答案】:D
解析:在景观设计中,夹景是指为了突出理想景色,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以此来引导人们的视线,使人们能够更专注地透视到终端的景色全貌。题干中美国华盛顿纪念碑与国会大厦之间的轴线,靠两旁高大乔木为景框,正是运用夹景的手法,便于透视到终端的纪念碑全貌。而框景是利用门框、窗框等,把景色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之内;对景是指从甲观赏点可以观赏到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也可以观赏到甲观赏点;借景是将园外之景巧妙地组合于园内,使景深增加、层次丰富。所以本题答案选D。
2、单选题:屋顶绿化植物种类选择,为防止植物根系穿破建筑防水层,应选择以下哪种植物比较适宜。
A.直根系植物
B.根系穿刺性较强的植物
C.须根发达的植物
D.深根性植物
【答案】:C
【解析】在屋顶绿化植物种类选择中,需要防止植物根系穿破建筑防水层。直根系植物主根发达,根系往往扎根较深;深根性植物根系同样具有深入土壤的特性;根系穿刺性较强的植物,其根系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这几类植物的根系都容易对建筑防水层造成破坏。而须根发达的植物,其根系较为细小且分散,扎根相对较浅,穿刺能力较弱,能有效降低对建筑防水层的破坏风险,所以应选择须根发达的植物。
3、单选题:斑块数目少,意味着物种生境(),物种灭绝的危险性()。
A.增多;减小
B.增多;增大
C.减少;减小
D.减少;增大
【答案】:D
【解析】斑块是指在景观格局中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但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当斑块数目少的时候,意味着适宜物种生存的生境面积会减少。而物种生境减少会压缩物种的生存空间、降低食物资源的可获取性等,使得物种面临的生存压力增大,那么物种灭绝的危险性就会增大。所以应选减少、增大,答案是D。
4、植物的生长点既可以分化为叶芽,也可以分化为花芽。这种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在一年中能多次长新梢,每抽一次就分化一次花芽并开花,为多次分化型。以下植物属于多次分化型的是:
A.紫薇
B.桃
C.木槿
D.榆叶梅
【答案】:A
解析:多次分化型植物在一年中能多次长新梢,每抽一次就分化一次花芽并开花。紫薇属于多次分化型植物,一年中可多次抽梢、多次开花。而桃、木槿、榆叶梅通常是一次分化型,一般一年只分化一次花芽并开花。所以本题应选紫薇。
5、单选题:下列属于沉水植物的是
A.金鱼藻
B.凤眼莲
C.荷花
D.千屈菜
【答案】:A
解析:沉水植物是指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着生存的大型水生植物。金鱼藻是典型的沉水植物,整个植株都生长在水中。凤眼莲又称水葫芦,是浮水草本植物,浮于水面生长。荷花是挺水植物,其植株的根或地下茎扎入泥中生长,上部植株挺出水面。千屈菜多生长在水边湿地,属于沼生植物。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6、树木的物候期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异。同一种树木,春季开花期,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
A.同时
B.提前
C.延迟
【答案】:C
解析:通常情况下,海拔高度会影响气候,高海拔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在春季时,气温是影响树木开花的重要因素之一,低海拔地区气温回升较快,树木生长和开花的条件会更早满足,而高海拔地区气温回升慢,同一种树木的春季开花期会比低海拔地区延迟,所以选C。
7、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有毒的植物也不宜过于谈毒色变。如(),常绿大灌木,花期长,适应性强,耐旱及有毒气体;种植在远离人群处,是优良的防护树种。
A.夹竹桃
B.乌桕
C.石楠
D.女贞
【答案】:A
解析:夹竹桃是常绿大灌木,花期长,适应性强,耐旱且能吸收有毒气体,同时它具有毒性,种植在远离人群处可作为优良的防护树种;乌桕为落叶乔木,主要价值在工业等方面,并非题干描述的特征;石楠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能吸附部分有害气体,但不是题干重点描述的防护树种形象;女贞是常绿灌木或乔木,主要有观赏和药用等价值,也不符合题干描述。所以正确答案是夹竹桃。
8、单选题:以下哪种繁殖方法是将未脱离母体的枝条压入土内或空中包以湿润物,待生根后把枝条切离母体,成为独立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分株
【答案】:C
【解析】压条繁殖是将未脱离母体的枝条压入土内或空中包以湿润物,待生根后把枝条切离母体,成为独立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扦插是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