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环境变化以后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课型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本课是本单元第三课,在学生认识了生物的共同特点,探究了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之
后,从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发生改变使生物面临挑战入手,借由一个个典型事例使学生深刻
感受非生物环境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巨大影响。本课学习内容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探
究不同性质的环境变化对生物有不同的影响;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改变,进而
影响到生物的生存,人类正采取措施降低破坏性影响,使学生认识和感受到现代科技的两
面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
1.教学内
本课教学内容由四个活动组成。活动一,认识缓慢而有规律的气候变化使生物演化出
容分析
适应季节变化的行为和身体变化,认识急速的天气变化和灾害性事件对生物生存造成的威
胁。活动二,认识人为原因造成的非正常的自然灾害对生物造成的严重危害。活动三,随
着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深入,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人类在开发和建造的
同时,依据生物的生活习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其生存环境,借由鱼道的设计让学生思考
如何评估工程设计的合理性。这是生命科学和技术与工程的结合。活动四,拓展活动,应
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针对在藏羚羊迁徙必经之地如何修建铁路,提出自己的评估方案。
通过上一节课《动物的庇护所》的学习,学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非生物环境对于生物
生存的重要性,也隐约感受到非生物环境的变化对于生物的正常生存存在的潜在威胁。但
2.学习者
具体的环境变化对于生物生存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学生还是模糊的。本课教学中要重点通
分析
过各种图片和视频以及学生的前瞻性认识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帮助学
生梳理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观念:
(1)能举例说出生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对比发现生活在不同环境的生物适应季节变
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2)能举例说出急速的天气变化和灾害性事件对生物生存造成的威胁;
3.学习目
标确定(3)能举例说出人类的生产、建造等活动引起环境变化,对生物的生存造成破坏性影响。
科学思维:说出生物适应季节更替的方式并说明原因。
探究实践:能以鱼道的设计为例,依据洄游鱼类的生活习性评估其合理性。
态度责任:能意识到工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特别是由此引起的环境变化对生
物的影响。
4.学习重重点:说出生物适应季节更替的方式并说明原因。
点难点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评估不同鱼道的工程设计是否合理。
5.学习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互师
价设计☆☆☆☆☆☆
环境自然改变对生物能举例说出生物能基本能不能
影响的各种适应方式
环境的人为改变对生能举例说出人为能基本能不能
物的影响破坏环境对生物
的危害
评估鱼道设计能依据洄游鱼类能基本能不能
的生活习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