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城市污水的截流与处理.ppt
文件大小:7.92 MB
总页数:5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4.61千字
文档摘要

2006,我市水污染总体评价总体上,地表水污染属综合型有机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影响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的首要污染物为氨氮,对氨氮污染物的控制成为改善全市主要河流水质的关键。第30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006年,全市饮用水源水质状况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较好,属安全饮用水质,水质达标率为99.65%,较上年基本保持稳定,主要超标项目为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氨氮。第3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苏州不是一个缺水的城市!我们缺的是好水!水资源量:平水年份约100亿立方米中等干旱年85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60亿立方米丰水年份达180亿立方米3类以上的好水只占40%左右,且成下降趋势,必须借助引水缓解第3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蓝藻的困扰蓝藻是何物?蓝藻暴发的原因与危害防治第3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蓝藻的基本情况蓝藻,又叫蓝绿藻,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是藻类生物中是最简单原始的一种。蓝藻大约出现在距今35~33亿年前,已知的有约2000种,我国有记录的约900种。蓝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和细菌一样,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它和具原核的细菌等一起,单立为原核生物界。1.胶质鞘?2.类脂颗粒?3.细胞壁4.质膜?5.核糖体?6.原始核7.光合作用片层?8.糖原颗粒第3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蓝藻的价值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第3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蓝藻暴发的原因与危害根本原因: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源是人类活动1、过度的开发利用,工业的发展及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使水体中氨氮、磷以及有机污染物等浓度升高,增加了水中的营养物质的负荷量;2、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施用化肥逐年增加,经过雨水的冲刷和渗透,有更多的营养物质流失而进入水中,也增加了水中的营养物质的负荷量;3、为达到渔业高产,大量投放的饵料,也成为水体接纳氮、磷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渠道。第36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蓝藻暴发的基本过程四个阶段:10月至次年2月份:休眠期,分布在底泥表面,多为单细胞或小群体,主导因子是低温、黑暗3—4月,复苏期,上浮到水体,生理生化活性缓慢恢复,群体形成,主导因子是氧、营养盐、风浪等4—9月,生物量增加期,在水体中悬浮,形成优势,通过光合作用细胞增殖,主导因子是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与物质6—9月,积聚期,上浮到水体表面,其生命特征是气囊和群体,主导因子是气象与水文第37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报告要点自然界中的水水污染案例污水截流与治理第2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我国水环境的总体趋势仍在恶化!2006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地表水属中度污染,I-Ⅲ类(优、良好)的40%,IV类、V类(轻度和中度污染)占32%,劣V类(重度污染)占28%。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等。与上年相比,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保持稳定。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良好,全国大部分海域水质良好,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第3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自然界中的水水循环陆地水第4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海洋湖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降水降水蒸发植物蒸腾下渗水的自然循环自然界中的水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在太阳能及其他自然力的作用下,水的形态在不断发生变化,水还在地球的各个部分进行着无休止的运动。第5页,共52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自然循环的意义促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地表形态也可通过地质作用来塑造,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了地球上各种丰富的地形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