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7.080CCSB05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2140—2025
鄱阳湖水系长江江豚应急救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emergencyrescueofYangtzefinlessporpoiseinthe
Poyanglakewatersystem
2025-04-10发布2025-10-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6/T2140—2025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应急观测 2
5应急引导 2
6应急补饵 2
7应急捕捞 3
8健康评估 3
9运输及释放 3
附录A(资料性)应急救助主要器材 5
附录B(资料性)长江江豚健康评估记录表 6
II
DB36/T2140—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江西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JX/TC008)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进祥、梅志刚、戴银根、饶榕城、郑劲松、阙江龙、闵佳玲、黄怡。
DB36/T2140—2025
1
鄱阳湖水系长江江豚应急救护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鄱阳湖水系长江江豚遇险救护中的应急观测、应急引导、应急补饵、应急捕捞、健康评估和运输及释放等技术操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鄱阳湖水系搁浅、被困等遇险长江江豚的救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91.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HJ710.7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内陆水域鱼类
SC/T9607水生哺乳动物医疗记录规范
SC/T9608鲸类运输操作规范
WS/T225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长江江豚遇险事件Yangtzefinlessporpoisesriskevent
因水位下降、水质污染、航运和非法渔具等因素,导致长江江豚被意外围困、受伤等情况,如不采取应急救护措施,长江江豚有伤亡风险。
3.2
拦切网interdictionnet
若干单片网拼接组成,单片网长50m,高3m~6m,网目9cm~12cm。用于将长江江豚围拦在指定的水域内。
3.3
起豚网capturenet
DB36/T2140—2025
2
若干单片网拼接组成,单片网长50m,高3m~5m,用高度2.7m~4.7m,网目50目的聚乙烯网片连接上纲,用高度0.3m,网目3cm的尼龙网片连接下纲。用于将围拦的长江江豚捕捞起水。
3.4
声驱网noisebarriernet
由长度50m的主网绳,长度2m~12m的副网绳和若干铁棒或铁环组成。主网绳上间隔1.5m垂直固定1根副网绳,副网绳间隔0.5m固定长短不一的两个铁棒或铁环,当船只拉动声驱网,铁棒或铁环互相碰撞发声。用于引导长江江豚的特制网具。
3.5
检查平台physicalexaminationplatform
由纯棉被套包裹厚度10cm~15cm,长度2m,宽1.5m的海绵垫,平铺在野外平地或船上制成的平台,用于健康评估时安置长江江豚。
4应急观测
4.1长江江豚观察
在应急救护前实施,对遇险长江江豚进行持续观察。
4.2水环境监测
按照HJ91.2的规定,开展水质监测。
4.3鱼类资源监测
按照HJ710.7的规定,开展鱼类资源监测,为应急投饵提供参考。
5应急引导
5.1船队组成
由引导船只、驱赶船只和运豚船只组成。
5.2器材准备
应急救助主要器材参见附录A。
5.3驱赶方法
引导船只和驱赶船只一字排开,错位对长江江豚形成合围,以2艘船只为一组,安置1副声驱网,以8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