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材料验收管理作业指引
一、编制信息表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______
______
______
日期:______
日期:______
日期:______
二、修改记录
修改编号
修改内容概述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日期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施工材料验收管理作业指引
一、核心管理原则
1.1精准性要求
对进场材料的品类、规格型号、质量等级、数量参数及包装状态实施全维度核验,确保验收数据与采购文件完全一致,核验过程需严格对照供货凭证、质量证明文件等原始资料。
1.2时效性要求
建立材料验收时效管理机制,所有到库材料须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验收流程。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问题应即时启动处置程序,未通过验收的物资严禁投入使用。
1.3规范性要求
验收人员须具备高度责任意识,秉持严谨公正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既定验收标准、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验收责任人对材料验收结果承担全面责任。
二、标准化操作流程
2.1验收筹备阶段
采购部门应提前向物资管理岗位传达材料进场计划,由验收责任人根据物资特性(物理化学性质、规格数量等)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规划物资存储区域,确定堆码方式及保管方案
配备齐全苫垫材料、装卸设备及作业人员
疏通运输通道,保障夜间作业照明条件
校验计量检测工具(磅秤、卷尺、卡尺等),确保设备精度符合检验要求
2.2文件核验环节
验收时需逐项核对以下文件资料与采购合同/协议的一致性:
供货发票
产品质量证明书
技术说明书
装箱单/发货明细表
物流运单及货运记录
2.3实物检验规程
2.3.1质量检验规范
外观质量:通过现场目视检查物资表面状态(如有无破损、锈蚀、变形等)
内在质量:依据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书所载技术指标进行核验,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即判定为合格
包装检验:检查包装完整性、标识清晰度(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等信息)
2.3.2数量检验规范
计量类材料:以净重为基准进行称重计量
计件类材料:实施逐件清点,确保数量无误
体积类材料:通过检尺测量计算实际方量
理论计量材料:当理论值与实测值存在误差时,以实测数量为准
三、关键注意事项
3.1联合验收机制
市场采购物资须实行双人联合验收制度,填写详细验收记录并由参与人员共同签字确认。重点物资验收要求:
钢材类:必须采用过磅方式计重
水泥/红砖类:实施逐批清点登记
砂/石/木材类:通过检尺测量计算方量
3.2质量复检管理
对质量控制要求严格的材料(如钢筋、防水材料等),除索取质量证明文件外,须委托具备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复检不合格品须立即执行退货流程。
3.3异常情况处置
验收过程中发现数量短缺、规格不符、质量不合格等问题时,验收人员应如实填写《材料验收异常记录单》,即时报送项目物资管理部门。由责任部门牵头与供货方协商处理,确保问题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