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路道路等级确定计算案例综述
1.1设计资料
(1)地形图(1:2000);
(2)交通量资料:据调查,起始年交通量组成及数量如下表:
表2-12020年各车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车型
小客车
中型车
大型车
汽车列车
交通量
508
128(49)=1\*GB3①
101
61(30)=2\*GB3②
注:=1\*GB3①括号中为2轴6轮及以上整体式货车的数量。=2\*GB3②括号中为半挂式货车的数量。
公路通车后,前5年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第六年开始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初定设计年限15年。
(3)地质、水文资料:
路线所经地区属公路自然区划Ⅲ3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年平均气温17.9℃,最低1月份平均4.8℃,最热7月份平均24.8℃。全年总降雨量为800.6毫米。
公路全线均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区,沿线土质疏松、地质破碎、陷穴纵横密布、黄土地质病害严重,加之路线所经区域为中温带亚干旱区,干旱少雨、储水量小、自然环境恶劣,施工难度非常大。
1.2公路等级及设计速度确定
表2-1各汽车代表车型及车辆换算系数
汽车代表车辆
小客车
中型车
大型车
汽车列车
车辆折算系数
1.0
1.5
1.5
4.0
根据车辆折算系数,计算初始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的规定,本设计公路交通量2000辆以下确定道路等级为四级公路。四级公路设计速度宜采用30km/h,受地形、地质条件等限制,可采用20km/h。
设计速度的选用
表2-1设计速度
公路技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
12010080
1008060
806040
4030
3020
选用四级道路,综合地形地貌、地质等情况,采用设计速度20km/h。
1.3公路工程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依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
1.3.1车道、路基宽度
表2-2车道宽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车道宽度(m)
3.75
3.75
3.75
3.5
3.5
3.25
3
表2-3各级公路的基本车道数
公路技术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车道数(条)
≥4
2
2
2(1)
本次设计四级道路采用双车道,路基宽度6.5m
1.3.2圆曲线半径
表2-4圆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km/h)
圆曲线最小半径
一般值(m)
极限值(m)
i
i
i
20
30
20
15
15
1.3.3缓和曲线
表2-5各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
100
85
70
50
35
25
20
1.3.4平曲线
表2-6平曲线最小长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平曲线最小长度(m)
一般值
600
500
400
300
200
150
100
最小值
200
170
140
100
70
50
40
1.3.5视距
表2-7会车视距与停车视距
设计速度(km/h)
20
会车视距(m)
40
停车视距(m)
20
超车视距(m)
100(一般值)70(极限值)
本设计会车视距为40m,停车视距为20m
1.3.6纵坡
表2-8最大纵坡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大纵坡(%)
3
4
5
6
7
8
9
本设计最大纵坡3.131%
1.3.7坡长
表2-9最小坡长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小坡长(m)
300
250
200
150
120
100
60
表2-10最大坡长
设计速度(km/h)
20
纵坡坡度(%)
3
4
5
6
7
8
9
最大坡长(m)
—
1200
1000
800
600
400
300
本设计最小坡长170m,最大坡长450m
1.3.8竖曲线
表2-11竖曲线
设计速度(km/h)
20
凸型竖曲线半径(m)
一般值
200
极限值
100
凹型竖曲线半径(m)
一般值
200
极限值
100
竖曲线长度(m)
一般值
50
极限值
20
1.3.9公路主要技术指标
表2-12该公路主要技术指标汇总表
设计速度(km/h)
20
车道数
2
路基宽度(m)
6.5
车道宽度(m)
3
停车视距(m)
20
圆曲线最小半径(m)
一般值
30
极限值
20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
20
最大纵坡(%)
8
最大合成纵坡(%)
10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