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美术赣美版二年级下册第16课《红军桥》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pdf
文件大小:255.97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3.27千字
文档摘要

小学美术赣美版二年级下册第16课《红军桥》公开课优质

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1新设计

本课是学习红军桥的第1次课,老师利用视频导入,在视频中引出红军长征的故事,本课取材

于江西瑞金的一座具有革命历史意义的桥梁,它是红军万里长征的第一桥,从而引出各种各

样的桥,让学生认识桥的构造,分析桥的结构,采取教师先示范演示,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

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互相探究的学习过程,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快乐体验,

再通过评价小结等过程进行分析开展教学。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与桥相关的知识及古代、现代桥的种类和作用,表现古代建筑风格及现代不同结

构特点的桥。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使用身边的的各种材料来设计、制作一座桥。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桥的结构,感受桥的美。围绕了解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

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顽强、自主和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建设家乡的

美好情感。

4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该学段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敏捷,

模仿能力强,二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动手能

力也非常强,但受到右脑模式干扰较强,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

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动手能力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立体造

型更大的魅力。

5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进行桥的造型表现,学生自编自创,设计出新颖的桥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桥的制作、表现,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桥的结构、类型,关键是让

学生能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大胆创新,设计出形式新颖的桥。

6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1、出示视频:红军长征视频

师(边播边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自1934年以来,我们

江西这片红土地留下了许多革命遗迹,从江西瑞金出发,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红

军战士以他大无畏的精神,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最终到达陕北苏区,一座座红军桥也正

是红色革命的光辉历程的见证.

视频播放完毕

师:看完视频后,能说说你的感受吗?请生说一说

预设:没有红军桥,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师总结:正是因为有了革命先烈们这种抛头颅、洒热血的这种精神,才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

生活.

师:无论是什么样的桥,相信都给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大家已经收集的

材料,来制作心目中的桥

揭题:并板书――红军桥

2【讲授】2介绍各种各样的桥

出示江西瑞金武阳围渡口的红军桥。

师:老照片里这座桥是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是红军万里长征的第一桥。当地

老百姓为了纪念红军,把它叫做“红军桥”。当时的桥是一座江南水乡特有的木板桥,桥面

宽不足1米,木桥架设非常简陋,桥面为木板铺就,桥墩为人字架支撑,木桩夯在河床上作为

桥墩,上设栏杆。人走上去,木桥有些摇动,使行人有些提心吊胆,惊恐受怕。

经过多年的战争,现在的长征桥已不是当年的红军桥了,经过武阳县政府的协调,已

经修建了钢筋混凝土大桥,并起名”红军第一桥”.

过渡语师: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桥,各具特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火眼睛睛

地来发现一下他们的特别之处.

二、进入新课:

1、欣赏有关桥的图片:

(教师将相关知识点融入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桥的知识。)

a.浮桥——赣州古浮桥(赣州古浮桥以船作桥,古意盎然,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

年)、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由知军洪迈所建,连接章江的两端,每天定时开启,以便来往商

船通行)

b.拱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也叫大石拱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它

仅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桥。

c.索桥——铁索桥(泸定桥)(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为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悬桥,始建于清

康熙年间,桥面全长100米,由13根铁链组成。桥身有9根铁链,1935年5月,红军长征至此,

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枪林弹雨,缘铁索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守敌,红军遂过大渡

河。

d.斜拉索桥——八一大桥(1936年建成,1997年9月29日通车,是江西第一座斜拉桥,也是南

昌市最长的一条斜拉桥,主桥墩呈圆柱形,有桥桩8根,副桥墩44根,塔高103米,主桥面104

5米,桥宽28米,整座大桥宛如巨龙横卧在赣江之上,成为南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过渡语:师:随着南昌城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