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活动三爱护文具》教学设计
课题
活动三爱护文具
单元
第1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一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课程学习,了解爱护文具的小妙招,从而树立起珍惜、爱护文具的意识。
责任担当:通过实践活动,懂得对自己的学习用品负责,主动整理、保养文具,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定期反思效果,及时调整策略,不断优化爱护文具的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意物化: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将创意转化为实物。
教学重点
通过课程学习,了解爱护文具的小妙招,从而树立起珍惜、爱护文具的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活动,懂得对自己的学习用品负责,主动整理、保养文具,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文具被破坏了
欣赏完视频,我们都很气愤,视频中小朋友好好的文具,无缘无故地被破坏了。
那么,你有没有遇到过文具损坏的情况?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文具的损坏呢?我们应该爱护文具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爱护文具》从中寻找爱护文具的小妙招吧!
出示课题。
观看视频。
将学生的注意吸引到课堂。
讲授新课
一、调查交流
1.同学中不爱护文具的行为有哪些?仔细调查一下,然后和大家分享自己爱护文具的小妙招。
学生1:我会给铅笔尖戴上“帽子”。
学生2:用完文具后,我会及时将它们放到笔袋里。
学生3:我把标签贴在自己的铅笔上,这样就不
思考、交流,分享小妙招。
引导学生了解爱护文具的小妙招。
容易丢了。
学生4:我为每支笔都配备了专属的笔套,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笔尖不受损坏,还能防止笔身被划伤或弄脏。同时,笔套上的颜色或图案也能帮助我快速识别并找到需要的笔。
学生5:我定期给文具做“体检”,比如检查铅笔的笔芯是否足够、橡皮擦是否干净、尺子是否变形等。
2.调查记录单
不爱护文具的行为:
(1)随意丢弃:在使用完文具后,不将其放回原位,而是随意丢弃在桌面、抽屉或地上,导致文具丢失或损坏。
(2)粗暴使用:在使用铅笔、尺子等文具时,用力过猛,导致笔尖断裂、尺子变形或刻度磨损。
(3)不清洁保养:文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沾染污渍或灰尘,但忽视清洁保养,使得文具外观变脏,甚至影响使用效果。
(4)共享不当:在共享文具时,不注意保护,随意传递,可能导致文具损坏或丢失。
(5)购买廉价劣质文具:为了省钱,一些学生选择购买质量不过关的文具,这些文具往往更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
(6)忽视文具收纳:没有专门的文具收纳盒或袋子,文具散乱放置,容易丢失或被压坏。
爱护文具的小妙招:
(1)定期整理:每天或每周固定时间整理文具,将使用过的文具放回原位,确保文具整齐有序。
轻柔使用:在使用文具时,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损坏。对于易损部件,如笔尖、橡皮擦等,更要小心使用。
(2)及时清洁:定期用湿布或纸巾擦拭文具表面的污渍和灰尘,保持文具清洁干净。对于可清洗的文具,如笔袋、橡皮擦等,可以定期清洗。
(3)合理共享:在共享文具时,提醒对方注意保护,避免传递过程中造成损坏。同时,自己也要珍惜他人的文具,轻拿轻放。
(4)选择优质文具:在购买文具时,尽量选择质量好、品牌可靠的产品。虽然价格可能稍高,但使用寿命更长,更耐用。
(5)使用文具收纳盒:为文具准备一个专门的收纳盒或袋子,将不同类型的文具分类放置,既方便取用,又能有效防止文具丢失或被压坏。
二、整理比赛
1.和同学比一比谁是整理文具的小达人吧!看谁整理得又快又整齐!
小组竞赛
内容设计:将散乱的文具(如铅笔、橡皮、尺子等)混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整理好并放入文具盒或笔袋中。
评价标准:整理速度、整洁度及文具分类情况
出示整理照片。
2.说一说,整理文具的好方法?
①分类整理:首先,将文具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如笔类(铅笔、圆珠笔、马克笔等)、尺子与量
具、橡皮擦与修正工具、笔记本与便笺纸、文件夹与文件袋等。
使用不同的容器或分隔盒来存放不同类型的文具,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找到所需物品。
②使用文具收纳盒或袋子:选择一个或多个大小适中的文具收纳盒或袋子,根据个人需要和使用
实践活动,整理文具比赛。
引导学生了解整理的方法,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习惯进行定制。
收纳盒内可以配备多个小格子或抽屉,以便进一步细分文具种类。
③标签化:在收纳盒或分隔盒的外部贴上标签,标明内部存放的文具类型或用途,方便快速查找
如果使用透明收纳盒,则可以直接看到内部物品,但标签仍然有助于快速识别。
③定期清理:定期检查收纳盒内的文具,清理掉已经损坏、过期或不再使用的物品。
将常用的文具放在容易取用的位置,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