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古朗月行教案7篇
写教案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制定详细的教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古朗月行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古朗月行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会认5个新字。
2、理解词意,能说出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6个生字,理解句子的意思。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cai课件(界面一:月亮和白玉盘镜子的对比图片。界面二:月亮在夜空中移动的情景)。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挂月亮图,激发兴趣(板书课题)
作者简介
李白(公元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创作了许多杰作,现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解题。古:古体诗。朗月:晴朗的月夜。行: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认清字形。
三、指导看图,理解句意
1、学习第一句(一、二行):
①小时:小时候。识:认识。月:月亮。第一句的意思是说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②呼作:把它叫作,称作。(出示cai课件)思考:为什么会把月亮当作白玉盘呢?(白玉盘:白玉做成的盘子。)
2、学习第二句(三、四行):
①疑:以为,认为。瑶台:神话中西王母所用的梳妆台。镜:镜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又以为月亮是西王母梳妆用的镜子。
②飞:飞快地移动。
碧云:浅蓝色的云朵。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月亮在浅蓝色的云间飞快地移动。
3、(演示cai课件)你觉得夜空的景色怎么样?
4、说说句子的意思。
5、齐读全诗。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指导朗读
1、教师示范。
2、指导读出停顿和重音。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二、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古:gǔ,上边是“十”,下边是“口”。组词练习;古代、古诗。行:xíng,左边是“彳”(双人旁),右边是“”。组词练习:行走、行人。时:shí,日字旁,寸字边,左右结构,组词练习:时间、时候。
识:shí,左边是“讠”(言字旁),右边是“只”,组词练习:识记、识字。作:zu,平舌音,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组词练习:当作、作业。台:tái,上下结构,上边是“”,下边是“口”,组词练习:上台、讲台。
三、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生词。填空:
2.背诵全诗,并说说句子的意思。
四、课外练习
观察夜晚天空中的月亮,画一幅画。
板书参考
探究活动
1、收集李白的有关资料。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月亮的不同形状及自己的想法。
3、读(写)一首描写月亮的儿歌、谜语、诗歌。
古朗月行教案篇2
《古朗月行》课文
gǔlǎngyuèxíng
古朗月行
[唐]李白
xiǎoshíbùshíyuè
小时不识月,
hūzuòbáiyùpán
呼作白玉盘。
yòuyíyáotáijìng
又疑瑶台镜,
fēizàiqīngyúnduān
飞在青云瑞。
注释:
朗月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六五收录此题,列于《杂曲歌辞》。
呼作:称为。
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译文: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镜,飞到了天上。
《古朗月行》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月亮。
2、本课生字卡片,月亮的图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李白的诗《静夜思》。(先指名背诵,再全班背诵。)
2、揭示课题。板书:3古朗月行。认读课题中的生字。注意读准两个后鼻韵母的字。
3、介绍作者:这首诗也是李白写的。
二、观察图画,范读课文。
1、出示挂图。联系课前观察,说一说:图上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2、范读课文。听听诗人是怎么说圆月的。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回并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课文3遍。
2、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诗中要掌握的6个生字和要认识的5个字,读准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