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半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会读、写半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建立半时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半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难点: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感知半时。
教法与学法
师:范例教学法。
生:发现法。
教学准备
实物钟、模型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故事《勤劳的小蜜蜂》引入。出示小蜜蜂早晨起床、发现蜜源跳圆圈舞、找小伙伴、采花蜜的4个钟面的时刻。
2.提出问题。
(1)同学们,勤劳的小蜜蜂想要写一篇日记,你能帮帮它吗?你能正确地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勤劳的小蜜蜂早晨6时就起床了。
(2)它在什么时刻发现了蜜源,跳起了圆圈舞?(8时半)
生:大约8时多,8时半。
(3)它是什么时刻找小伙伴和采花蜜的?(10时半和11时半)
生:它10时半找到小伙伴。
11时半和小伙伴一起采到了花蜜。
3.揭示课题。
谈话:小蜜蜂8时半发现蜜源,10时半到11时半和小伙伴一起采花蜜。
今天,大家一起来认识半时。(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投影仪出示3时半钟面。
A师: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刻吗?(可以请学生用学具钟表,依照图上钟面拨一拨。)
B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讨论)
由学生自主交流汇报:时针指向3和4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3时半。
(2)依次出示8时半、10时半。
请学生观察,并让各组合作,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A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发现了3时半、8时半、10时半钟面上的分针都是指向6。
B师:半时与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讨论)
汇报:前面学习的整时,分针转一圈都指向12,而今天认识的半时,分针转半圈指向6。
C全班交流,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D引导学生观察半时的写法(讨论)。
学生归纳: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三、实践应用
1.投影课本“做一做”。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出上学的路上、上课、锻炼、看书等几项活动。
(1)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独立完成。
(2)分组交流,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2.游戏活动。
(1)教师说出几个时间,让学生用钟表学具拨一拨。
(2)同桌合作,一个说时刻,另一个拨出来。(可交换)
3.让学生任意拨出一个最喜欢的时刻,并说一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自由交流)
教师巡视后予以肯定,鼓励学生上台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时刻在干什么?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新本领,我们可以一起来帮助小蜜蜂完成它的日记了。
4.完成教材第4题。
(1)教师说明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
(2)画出最右边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先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时间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再确定最后一个钟表上的时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设计。)
5.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
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师:同学们,我们学会了认识钟表,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希望你们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四、拓展创新
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