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脸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让学生感受装饰音、休止符
等音乐记号在戏曲中的韵味。
2、通过聆听、表演、演唱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
3、了解京剧的行当、唱腔等京剧表演形式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热
爱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戏曲艺术知识了解较少。
三、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让学生感受装饰音、休
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中的韵味。了解京剧的行当、唱腔等京剧表演
形式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
难点:通过聆听、表演、演唱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独特魅
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国戏曲剧种非常丰富,老师给大家唱一唱,同学们说说是什
么剧种。
2、介绍京剧的相关知识。
3、讲解京剧的艺术表现手段:唱念做打。
讲解京剧四个行当:生旦净丑。
重点讲解净,导出唱脸谱。
(二)、欣赏《唱脸谱》
1、听一听有哪些脸谱。
2、再次聆听,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3第一段演唱有什么特点?由哪个行当演唱?
4、第二段演唱特点?加入了什么乐器?由哪个行当演唱?
5、学唱第二部分,注意休止符,拖腔。
(三)、表演
1、学习旦净两个身段动作。
2、学生给歌曲创编动作。
(四)、拓展
认识戏歌体裁。
(五)、课堂小结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京剧脸谱
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
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授课效果分析
我认为整个课堂的环节设计是比较连贯流畅的。我在这节课中采
取的是综合评价方式,不是看学生这首歌曲唱到什么程度,而是关注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自由的空间,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学习音乐
文化知识,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审美感受,是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打
基础,因此我将常用教学方法与自己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法结合起来,
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让他们认识脸谱了解京剧。
整个教学过程感觉很紧张,因为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本节课的
知识点太多,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这节课的内容可以分成两个课时来
上,效果会更好。
《唱脸谱》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人教版第四单元《学戏曲》中的一首欣赏曲目,是
整个单元中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体裁为“戏歌”。这首歌巧妙地将
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
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其歌词从外国人对京剧的称谓开始,
称赞京剧艺术:“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尔后,从各种
人物的脸谱入手,进一步称颂其生动形象、出神入化、引人入胜。
全曲用京剧曲调谱写而成,共两部分:歌曲的A段是通谱歌形式,
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
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
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惟妙惟肖地
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全曲在高潮中完满结束,唱出了我
们对京剧艺术的骄傲和自豪感。
《唱脸谱》评测练习
1、京剧的四个行当:()()()()
2、脸谱的作用:。
3、红色脸谱代表:黑色脸谱代表:白色脸谱代表:
4、演唱歌曲
5、练习净、旦的亮相动作。
6、说一说戏歌这一音乐体裁。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掌握艺术的基本
知识和基本原理,在确保艺术教育过程中愉悦性的前提下提高学学生
的艺术兴趣,艺术欣赏能力及表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