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2拓印的魅力教学设计
课题
拓印的魅力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拓印的魅力》这一课是岭南版四年级美术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课程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我国非遗文化拓印,完成对拓印文化的体验和感受,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拓印的创作巧思,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发现美的意识和能力,尝试将自己的想法和风格融入到拓印作品中,发展出独特的艺术创作,完成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感受。教材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基本的美术创作技能,同时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2022新课标要求
1、强调艺术与生活的结合,鼓励学生用身边的物品体验我国非遗文化拓印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并认识美存在于我们周边。
2、在认识拓印艺术的过程中不仅能了解这门工艺技术,还能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
3、学会从外观、色彩、具体制作技巧和方法等方面完成拓印制作,并能结合自己对课件中展示的素材内容进行制作实践,形成创新意识。
学习
目标与核心素养
1.通过观察和分析拓印作品,学生能够提高对形状、颜色和纹理的敏感度,培养审美能力。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审美感知)。
2.学生在学习拓印技法后能够结合自己的创新思维进行艺术表达,从而提升艺术表现力。尝试将自己的想法和风格融入到拓印作品中,发展出独特的艺术创作。这种实践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激发了创造力。(艺术表现创意实践)
3.拓印作为一种非遗传统艺术形式,能够让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文化自信。(文化理解)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目标群体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大多在10-11岁之间,进一步接触系统化的美术课程。由于年龄相对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情感表达都处于发展到形成的过渡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美术课程充满好奇和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可能更为突出。
重点
学习纸版画的简易技法,体验不同的拓印方法。
难点
能够在拓印制作过程中感受我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材料准备
教学材料、教学视频、纸张、布料、木板、塑料、拓印刷、滚筒、刷子、颜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1、用拓印的方法创作版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充分感受版画制作的乐趣,体会拓印版画艺术的魅力。(出示图片)
2、观看视频
观看文字和视频,初步认识本课所学内容。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小知识:非遗拓印
东汉时期发明的印刷术。
将一张纸紧紧覆盖在雕刻的或者石刻的表面上做手工复制品,这种印刷方法我们称之为——拓印。一般用黑色或彩色材料拓印。
传统的拓印材料是宣纸和一种叫拓印蜡的块状黑色材料。
拓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印刷技术,相当于今天的复印机和照相机。
拓印属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工艺,通过拓印技艺所印出的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欣赏·感受
欣赏拓印作品,说一说它们有哪些特点?(出示图片)
答:拓印可以展现出物体表面的细腻纹理,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体现的层次感,使作品更加立体。
答:拓印作为一种传统技艺,常常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可以这样做:
将撕好的底稿固定在恰当的位置上。
将拓印包蘸上颜色,然后在镂空部位反复拓印。
(出示图片)
小贴士:拓印的特殊之处
字图正:碑刻上的字图是正相的,拓印的结果也是正相的,不像雕版印刷术那样印出来的字图是反相的。(出示图片)
黑白反:
拓片上的黑白是相反的,是因为碑刻上对字图大都采取阴刻的手法,致使文字或图形凹陷下去,拓印时通常是鼓凸的部位着墨,其结果变成黑底白字。(出示图片)
小贴士:拓印制作小技巧
均匀涂抹颜料:确保颜料均匀涂抹在拓印物体上,避免出现色块不均或漏印的情况。
适当压力:在拓印时,施加适当的压力,既要保证图案清晰,又要避免过度压迫导致材料变形。
(出示图片)
二、欣赏·感受
拓印技法
全形拓:传递着恬静与典雅,仿佛在和历史对话;
乌金拓:则散发着神秘与庄重,让人心生敬畏;
蝉翼拓:则轻盈灵动,如同在纸上舞动的精灵。
(出示图片)
三、观察·发现
1、同学们在拓印过程中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呈现了哪些不同的效果?(出示图片)
答:用布料作为拓印材料,通常会产生更柔和的效果,适合表现自然元素的细腻变化,如树叶的纹理。
2、拓印包的做法:用布料包上一团海绵、碎布、粟米等,用绳扎紧就可以了。(出示图片)
小知识:拓片种类
包括甲骨、青铜、陶文、陶范、封泥、古玺、铜镜、古泉、瓦当、画像砖石、造像、摩崖、经幢等等。
(出示图片)
四、艺术欣赏
欣赏拓印艺术作品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