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拒绝欺骗》教学设计
课题
拒绝欺骗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心理健康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1.认识欺骗行为的定义、表现及危害,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欺骗场景和骗子常用手段,培养自我保护意识,使其掌握应对欺骗行为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在面对欺骗时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学会机智灵活地应对欺骗。
2.通过案例讨论,深刻理解欺骗行为对个人安全和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从而在思想上筑牢防范欺骗的意识
3.系统掌握应对不同场景下欺骗行为的方法,如独自在家时应对陌生人敲门、与父母走失时应对陌生人的搭讪等,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重点
1.深刻理解欺骗行为对个人安全和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从而在思想上筑牢防范欺骗的意识。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抵制欺骗行为,强化对自我安全的重视,形成谨慎对待陌生人、不轻易相信他人片面之词的意识。
难点
1.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差,且容易受到诱惑。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弱点,增强自我保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欺骗场景复杂多变,难以预测。如何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快速、准确地判断对方行为意图,并做出正确、有效地应对,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欣赏视频:防拐骗
同学们,如果视频中的是你,你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拒绝欺骗》从中寻找答案吧!
出示课题。
欣赏视频、思考。
通过欣赏视频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心情话吧
1.阅读小夏的故事。
2.心灵悄悄话:
(1)小夏开门时犯了什么错误?
(2)东东为什么提醒小夏不能随意开门?
(3)陌生电话来电的目的是什么?
(4)小夏是如何机智应对陌生电话的?
(5)小夏的电话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
小结:(1)小夏开门前没有询问门外是谁,就直接开门,忽视了独自在家随意开门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2)因为前两天发生了一起入室抢劫案,歹徒通过电话了解到受害人家中只有小孩才作案。东西担心小夏也因疏忽,给自身带来危险。
(3)陌生电话来电以感谢配合调查、要寄礼物为借口,试图获取小夏家的地址,极有可能存在欺骗意图,后续可能利用地址实施诈骗或其他犯罪行为。
(4)小夏刚要告知对方信息时,想起东东的提醒,便借口妈妈在厕所,让对方一会儿再打电话问妈妈,巧妙避免了泄露家庭地址。
(5)小夏为了得到免费玩具,在一位做问卷的阿姨诱导下,告知了对方自己家的电话,导致信息泄露。
二、心灵港湾
1.尽管父母反复叮嘱,为什么仍有很多小孩上当受骗?
一方面是骗子狡猾,手段多样。他们会提前观察、锁定目标,根据目标特点制定策略;另一方面,孩子自身阅历不足、心理不成熟,自我保护意识差,难以抵挡诱惑。
2.当遇到十分了解自己,但自己却不认识的陌生人时,孩子该怎么做?
首先要和父母或家中长辈取得联系,不要轻易答应陌生人提出的要求,避免上当受骗。
3.文中以乌龟和刺猬为例,想表达什么?
以乌龟用壳、刺猬用刺保护自己为例,类比孩子也应学会运用智慧,筑牢自我保护的防线,机智应对欺骗行为。
4.骗子通常采用哪些手段行骗?
骗子一般会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锁定行骗目标,接着了解目标的相关情况,随后根据目标特点制定不同的行骗策略,最后寻找合适的机会下手。
5.孩子该如何提升自我保护能力,避免被骗?
平时要多听多看,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随意相信他人。遇到欺骗行为时,要保持冷静,机智灵活地应对。面对陌生人的询问和诱惑,时刻保持警惕,必要时及时联系家长或长辈。
三、活动在线
活动在线
活动一你该怎么办?
你一个人在家时有人敲门,并说“我是检修水管的”,从门镜里也看到来人有修理工具,你会怎么办?
我会隔着门告诉对方,我家水管没有问题,不用检修。要是对方坚持要进来,可以让他联系我的爸爸妈妈,等爸爸妈妈回来再说。并且我不会随意开门,不会向对方透露我一个人在家的信息,防止遭遇危险。
你在游乐场和爸爸妈妈走散了,有人说要带你去找他们,你该怎么办?
我不会跟这个人走。我会先找游乐场里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比如在服务台、巡逻的叔叔阿姨,把爸爸妈妈的电话和长相描述给他们,让工作人员帮忙联系爸爸妈妈。要是旁边有公用电话,我会拨打110报警,在人多的地方耐心等待,不跟任何陌生人离开原地。
3.你路过一个胡同时,有人向你招手说:“小朋友,能帮我找一找我的小狗吗?”说着,还拿出一张可爱的小狗照片给你看,你会去帮忙吗?
我不会单独跟他去胡同里找小狗。我可以建议他去附近的派出所,让警察叔叔帮忙找狗,或者让他找大人求助。要是附近有商店或有其他人,我会陪着他一起大声向旁人求助,但是不会进入偏僻的胡同。
4.你在路边看见一个小妹妹在哭,她能说出自己家里的位置但不知道怎么走,拉着你送她回家,你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