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人物通讯品评劳动之光——《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群文阅读
《探界者钟扬》《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学习目标01学习新闻通讯生动形象的语言、选取典型事例和细节来刻画人物精神的方法。03关注身边或媒体中的普通劳动者,?学会撰写劳动人物的先进事迹文章。02学习三篇通讯,了解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的优秀事迹,感受他们的人生情怀。
知人论世走近人物
走近袁隆平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3年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当选中国发明协会首届会士。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2020年11月28日,当选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chóu)。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中央电视台2004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的颁奖词袁隆平袁隆平
走近张秉贵张秉贵张秉贵(1918年-1987年9月18日),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他生前许多外地顾客慕名而来,就是要为了目睹他那令人称奇的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张秉贵被誉为“燕京第九景”,是首都人民群众对张秉贵售货艺术的美誉。1987年9月18日,张秉贵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69岁。
走近钟杨钟扬钟扬,湖南新宁人,1964年5月出生。曾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植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博士生导师,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教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博士导师、西藏大学教授等。2017年9月25日上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
知识链接人物通讯
新闻通讯通讯是一种新闻文体,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通讯按内容分,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和工作通讯。通讯按形式分,分为纪实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调查、专题侧记、随行散记、记者手记、新闻花絮等。010203
人物通讯通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以叙述、描写和评论等多种方法,对事情、人物、经验、问题等进行比较详细、生动的报道。人物通讯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材料,着重以人物的精神面貌来感染、教育读者的一种通讯。
人物通讯分类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传记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特写式: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人物通讯表现人物常用的写法: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借他人之口刻画人;借景写人。
阅读课文梳理事件概括人物品质
三篇课文具体写了主人公的哪些典型事例(时间+人物+事件)?体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提示:按时间顺序找出事例,以事例中叙议结合的句子中的某些关键词语作为归纳“精神品质”的提示和依据。任务一:整体感知
梳理事件,概括品质请同学们梳理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