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新马高级中学6高二历史三第6课说明性教案.docx
文件大小:14.8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教案(编号)
课题: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主备人:谷宗新时间:2016年9月12日
序号
内容要点
规范性
规律性
策略点拨
学习活动方式及
要求
活动时间
反馈及评价方式
备注
1
三民主义的提出
引导学生认知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内涵。
1.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完成学案填空,归纳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划出时间,三民主义内涵及其评价。
2.听讲并笔记三民主义各自地位及其局限性。
3。阅读学思之窗,对应三民主义和革命方式。
15分钟
教师提问抽查并口头评价。
课堂抢答,正确加1分。
2
三民主义的实践
1.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归纳三民主义有哪些实践。
2。练习尝试三民主义
6分钟
教师提问并口头评价。
习题反馈
3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坚忍不拔,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
阅读教材第三子目,完成学案预习填空,在教材中归纳出新三民主义提出背景,标志,内涵,性质和历史作用。
听讲理解:通过材料认知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合作探讨:通过表格对比探讨新三民主义“新”的内涵。
18分钟
课堂提问,回答基本正确的加1分。
教师关注学生听课状态。
学生抢答,正确加1分
4
练习
完成学案练习并讲解
6分钟
小组先核对答案,然后教师提问,讲解有疑问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