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doc
文件大小:202.5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7.18千字
文档摘要

1

PAGE

第PAGE9页

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

政治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4;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前时代充满挑战,哲学本身的进展处于深刻的分歧之中,科技的加速发展对人类的自我理解造成重大冲击,世界秩序亦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中国哲学与文化在人类当代与未来思想版图中应如何有所作为,需要我们积极做出回应。这是因为()

①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②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为促进人们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

④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起指导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②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③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④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原型”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经过十年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合作首次从野生玉米中成功克隆出高蛋白基因THP9,并通过杂交实验,有效提高了现代玉米的蛋白含量,这一成果于2022年11日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上述材料表明()

①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指导实践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湖南省邵阳县蔡桥乡水口村铁炉头院落美丽庭院建设突出地域特色,不盲目追求“高大上”,保护与发展并重,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充分尊重村民的情感诉求和实际需要,防止“千村一面”,使美丽庭院既留得住乡愁,也跟得上时代。他们的成功得益于()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④为实现质变做好量的积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只要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④只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系,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伴随AI产业的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企业数据和基础架构日趋复杂,新应用、新场景对智慧存储提出新要求。当前,存储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促进了技术的演变和创新。由此可见()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来源于实践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

D.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7.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着重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制度进行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涉外民事案件审判质效,更好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体现了()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②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③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就推动社会进步

④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面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始终守好人民的心,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②守住民心才能在新征程上行稳致远,无往而不胜

③精神的力量和物质的力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党的价值追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境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