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湖南省岳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文件大小:489.63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5.1千字
文档摘要

岳阳市2025年高中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高一历史

本试卷共8页,共19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中华文明多元发展,不同地区的文明独具特色,在河姆渡居民初步掌握水稻种植技术的时期

A.黄河中游出现彩绘陶器B.长江下游拥有精美玉器

C.各地仍以打制石器为主D.邦国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2.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该行为有利于

A.增强军队的战斗力B.建立统一民族国家

C.提高生产的积极性D.践行法家治国思想

3.汉武帝时期,为了配合对匈奴的战争,开辟了新的交通道路,该道路

A.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发展B.推动了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C.实现了对匈奴的直接打击D.保障了对西域的军政管理

4.《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该现象

A.受南宋偏安一隅影响

B.推动北方的民族交融

C.使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D.得益于人口大量迁移

5.学者李昌宪在《也谈岳飞之死》一文中指出,岳飞是宋金两方合谋杀害的,“绍兴和议”是外部原因,宋高宗贯彻祖宗家法则是岳飞之死的内部原因。宋朝的“祖宗家法”

A.造成了强干弱枝的局面

B.保证了北部边防的安宁

C.实现了分化事权的目的

D.有效预防了内部的动乱

6.在中国古代某一朝代,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包含广西。此种现象

A.壮大地方加强彼此制衡

B.强化中央政治军事控制

C.因俗而治保障地方稳定

D.推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

7.近些年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越来越受欢迎,一部好剧应该力求细节真实。在一部以明代为背景的电视剧中,观众看不到的情节是

A.南方居民将玉米作为粮食

B.科举考生奋力书写八股文

C.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

D.万历皇帝在宫内欣赏京剧

8.梁启超曾感慨“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出现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

B.航海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C.朝贡贸易带来财政压力

D.西方国家侵扰愈演愈烈

9.1881年,为了解决唐胥铁路牵引动力问题,英国工程师装配了一辆蒸汽机车,命名为“龙号”,(见下图)但有人以“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为由进行批判,使得“龙号”遭到封存,“龙号”的遭遇反映当时中国

A.洋务运动已经破产B.中体西用日益强化

C.交通运输受到阻碍D.思想解放程度有限

10.德国是八国联军侵华的急先锋。德皇威廉二世1900年7月在不来梅为德国侵华先遗部队送行时扬言,要对中国作“示儆的惩罚与报复”,“无需任何怜悯,决不留下任何俘虏”。这是因为

A.义和团运动严重损害德国在华利益B.德皇威廉重视宗教信仰自由

C.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为迅速D.德国试图更进一步瓜分中国

11.报刊是传播新闻、时事的主要渠道,也是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平台,下表记载了1905至1910年武汉地区重要报刊的创办情况,由此可知

报刊

创办时间

创办人情况

共同点

中文《楚报》

1905年

日知会会员主笔

均传递于军学两界;“倡言大乱”

《武昌白话报》

1908年

同盟会会员主编

《湖北日报》

1908年

共进会会员主办

《江汉日报》

1908年

进步留日学生创办

《雄风报》

1910年

共进会会员主办

《大江报》

1910年

振武学社和文学社机关报

A.革命思潮成为社会主流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C.思想宣传成为革命先导D.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1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下图反映了1913年、1920年、1936年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造成此种变化的原因是

A.四大银行具有优势地位B.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C.晚清政府大力推行新政D.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13.在近代某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