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pdf
文件大小:538.19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7.94千字
文档摘要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2月联考

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祝考试顺利★

考试范围:

中外历史纲(上);中外历史纲(下)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初期将京师之地称为“中国”,后该词的指称范围扩大到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诸侯

国,常以“中国”称“华夏”,同时具有了族类的含义。这些做法()

A.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

B.有利于华夏民族的形成

C.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

D.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

2、董仲舒曾经指出:“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

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

A.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B.倡导以教化管理民众

C.迎合了大一统的需D.开创了皇权神化的局面

3、(南朝)梁初无中正制,“州置州重,郡置郡崇,乡置乡豪,各一人,专典搜荐,无复膏粱

寒素之隔”“随才试吏”。北周武帝选官“不限资荫,唯在得人”“罢门资之制”。据此可知,南

北朝后期()

A.调整中央选官标准B.科举取士初显成效

C.寒士获得同等入仕机会D.中央集权有所强化

4、北宋时期,在士大夫们的参与设计和更革下,官、职、差遣分离,主民政的中书门下、

主军政的枢密院、主财政的三司,形成事任分立的相互维系态势;宋神宗元丰年间的官制改革

共6页,第1页

及此后的三省体制改革中,中书门下体制中决策过程出令与审核逐渐分离。这些调整()

A.降低了中央决策与行政效能

B.反映出体制变动具有随意性

C.加剧了地方冗官冗员的现象

D.适应了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

5、雍正朝开辟贵州东南苗疆后,当地人开始以汉族“六礼”的程序来实现婚姻的缔结,

且逐渐形成“文字凭据”的观念。地方政府在基层社会的代理人,积极参与人们婚姻的缔结

与变动,婚姻监督与监管权从亲属向政府地方代理人转换。这一现象表明()

A.朝廷重视改土归流成效

B.政府行为推动民族融合

C.国家权力渗入边疆治理

D.儒家思想强化婚姻观念

6、,广东虎门之战后,省城各官家眷,先行逃避,人心惶惶。御史骆秉章奏曰:“城乡内外

民铺户十迁八九,内地匪徒肆行劫掠,难民有被抢去财货者,有掳去妇女勒赎者,伤心惨目,不

可言状。各处会匪乘机扰害,或千人,或数百人,白昼抢劫村庄。”这能够说明()

A.政府职责缺位加剧了战乱

B.英法联军引发社会危机

C.政府腐败造成了内忧外患

D.阶级矛盾导致民族危机

7、戊戌变后,保守派官员陈夔龙认为慈禧“并无仇视新法之意,徒以利害切身”;英国

人赫德相信改革只是被“拖延”,但不会就此断送;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则将变视为改革

的“渐进”与“激进”路线之争。这反映出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