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6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原始社会后期狩猎工具改进,狩猎成果大增,食物剩余增多。部分人专职分配剩余物资,借此积累财富、巩固地位,推动社会阶层分化,早期政治组织开始形成。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早期政治组织出现的根源是
A.社会分工的细化 B.农业与狩猎业分离 C.剩余财富的积累 D.狩猎工具的改良
2.世界文化呈现着多元发展的特征,古代文明皆有对应的文化成就,其中文明与文化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A.古代希腊—创造腓尼基文字 B.古代埃及—发明莎草纸
C.古代印度—《吉尔伽美什》史诗 D.古代西亚—实行种姓制度
3.罗马帝国时期,各地呈递给皇帝的政务汇报会汇集到罗马城,而承载皇帝命令的信使会奔赴各个行省。每个行省都设有专门的皇帝政令宣读者,宣读的政令如同皇帝当面下达一般具有绝对效力。这一行政指令传达体系
A.有助于强化帝国的统治效能 B.促进了罗马文化的广泛传播
C.推动了罗马法律的不断完善 D.保障了公民权利的有效实施
4.公元7-8世纪,日本贵族阶层内部争权夺利,矛盾错综复杂,致使社会秩序动荡不堪。与此同时,唐朝以其辉煌灿烂的文化和先进政治制度,成为东亚文明的灯塔。日本在与唐朝的交往中,深刻认识到自身与唐朝的巨大差距。基于此,日本
A.发展军事力量以图扩张 B.全面学习唐朝开启大化改新
C.强化武士集团统治地位 D.放弃原有体制照搬唐朝模式
5.阿克苏姆王国遗址规模宏大,其建筑风格与周边地区截然不同。在遗址中出土的文物有刻有阿克苏姆文字的石碑、精美的金银饰品、来自罗马的玻璃器皿、印度的陶器等;并且还发现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灌溉设施等遗迹。这可用于说明古代阿克苏姆王国
A.文明发展受外来文化制约 B.建筑工艺在非洲独树一帜
C.文明具有独特性与开放性 D.国内贸易推动了城市繁荣
6.古代美洲文明中,阿兹特克帝国、玛雅文明和印加帝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各有特点。以下关于这些文明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印加帝国以道路系统和结绳记事著称 B.玛雅文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
C.三大文明区都没有发展出农业和城市 D.阿兹特克帝国以复杂的历法纪年闻名
7.《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经典之作,画面中耶稣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生动展现出每个人独特的情感与性格。这一作品所反映的核心精神是
A.理性主义 B.蒙昧主义 C.人文主义 D.现实主义
8.加尔文在《基督教原理》中提出:“人得救与否,由上帝预定,人要做的,是通过虔诚的信仰和辛勤的劳作荣耀上帝。”这一主张
A.强化了教会对信徒的精神控制 B.肯定了个人奋斗的社会价值
C.推动了宗教仪式的烦琐化发展 D.奠定了民主共和制理论基础
9.1776年,一份美国文件宣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人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等权利。”这份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0.下图为“大航海时代前的世界贸易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欧洲商人间接同亚洲建立商业联系 ②形成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
③体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运行路线 ④阿拉伯商人推动东西方的商品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且赎金远高于当时的地价。这一规定
A.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 B.推动了国家统一
C.为工业发展积累资金 D.彻底解放了农奴
12.法国大革命期间,圣茹斯特曾提出:“人民的意志是分散的,唯有通过有组织的代表机制,才能将其汇聚并呈现出来。国民议会作为人民的代表,应当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以确保人民意志的贯彻执行。”该观点旨在
A.强调通过国民议会实现人民的意志 B.表明法国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C.阐述建立民主共和制的历史必然性 D.揭示民众对民主政治认识的局限性
13.下表中的信息反映了
1889年
美国提出了“美洲人民利益一致”的口号,鼓吹建立泛美组织
1895年
美国国务卿奥尔尼声称:“美国在美洲大陆上实际拥有最高权力,凡是它管辖范围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