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
1.某同学为探究某植物花色的遗传方式,采用纯合红色花与纯合白色花进行杂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对F1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有关
B.若F1均为红色花,则可说明红色为显性性状,且可以否定融合遗传
C.若F1为粉色花,为辨别是不是融合遗传,可用F1植株自交,观察F2是否出现性状分离
D.若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则这对性状一定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答案】D
【详解】A、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可以反映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所以若对F1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有关,A正确;
B、用纯合红色花牡丹与纯合白色花牡丹进行杂交,若F1均为红色花,则可说明红色为显性性状,且不为融合遗传,B正确;
C、若F1为粉色花,为辨别是不是融合遗传,可用F1植株自交,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为3:1,则不是融合遗传,C正确;
D、若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说明测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则这对性状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双显性或双隐性为一种表现型,其他为另一种表现型,D错误。
故选D。
2.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白毛和猫的褐毛 B.矮牵牛的紫花和白花
C.亚麻的粗纤维与长纤维 D.豌豆的圆粒和黄粒
【答案】B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这里需要强调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详解】A、猫的白毛和鼠的褐毛是两个物种,显然无法谈论相对性状,A错误;
B、矮牵牛的紫花和白花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花色)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
C、亚麻的粗纤维与长纤维不是相对形状,C错误;
D、豌豆的圆粒和黄粒是同种生物的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B。
3.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D、d基因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为DD与Dd的高茎豌豆,两者的数量之比是2:1,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DD,Dd,dd的数量之比为()
A.1:2:1 B.25:10:1
C.9:2:1 D.9:6:1
【答案】C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只能自交,故2/3DD豌豆自交后代全为DD,1/3Dd豌豆自交后代出现DD:Dd:dd=1:2:1,则整个子代中DD:Dd:dd=(2/3+1/12):1/6:1/12=9:2:1,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错误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B.孟德尔所做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做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答案】B
【分析】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为: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一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详解】A、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诸如“为什么F1都是高茎而F1中高茎和矮茎会出现3:1的分离比”等研究问题,A正确。
B、孟德尔所做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当时孟德尔并没有提出“基因”这一概念,B错误。
C、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即用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通过观察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来验证自己所做假设是否正确,C正确。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对于细胞质基因以及一些特殊的遗传现象(如连锁互换等)不能解释,D正确。
故选B。
5.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dd②AADD③aaDD④aadd。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离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