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图1所示为部分楔形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这说明
图1
A.农业的产生促进文化的交融B.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多元特征
C.两河流域对外贸易范围广泛D.文字起源与生活劳动密切相关
2.以下各项关于多元的古代世界文明的史实与结论相符的选项是
史实
结论
A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雕塑和古代埃及公元前3千纪后期的雕塑在发式、表情和站立姿势方面存在明显相似之处
此时的希腊雕塑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埃及雕塑
B
融合并简化了西亚楔形文字发展而来的22个腓尼基字母,后来又演化出古代世界的多种字母文字,是字母文字的源头。
体现了古代西亚文明独领风骚
C
阿拉伯各部落经常派人到麦加附近举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会书写在布上,悬挂在墙壁上,名为“悬诗”
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D
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淤泥十分肥沃,耕种者甚至每年可以从中获得7次收成
当地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AB.BC.CD.D
3.下表是某中学小明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整理的关于世界古代文明的部分情况,据此表可知
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
希腊人去埃及当雇佣兵,帮助国王阿玛西斯取得了政权
公元前6世纪
雅典成为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后来又成了一个观光城市
公元前2世纪
大部分的罗马的精英人士都会说希腊语,甚至不同的希腊方言
A.自然环境不同决定文明差异B.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碰撞
C.区域间存在文明交流与扩展D.大西洋文明的统一趋势
4.1252年英国政府规定:允许维兰(指农奴)携带武器“保卫国家”;过去他们必须为庄园主无代价地定期服务演化为“在庄园主的请求之下”不定期地帮忙;一个维兰可以用支付工资的办法雇佣另一个维兰来替他工作。以上材料可以用来研究英国
A.庄园经济走向崩溃B.农村社会关系发生变化
C.世俗王权不断强化D.封君封臣制度趋于完善
5.11世纪开始兴起的欧洲工商业城市,其管理不是随意性强的“人治”,而是依据城市共同体自我约定的章程,或领主赐予的特许状,这些文件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各城市的“宪法”或“市民法”。市政机构的权限和责任,表现在行政、司法、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据此判断,这些城市的管理
A.继承了封建庄园的管理模式B.推动了新的社会观念的形成
C.奠定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雏形D.已摆脱传统封建势力的操控
6.1570年,尼德兰制图学派绘制的《寰宇大观》,对欧、亚、非、北美、南美五大洲上的主要国家及地区的地理和历史状况进行了概述。至1612年,该书相继推出了荷兰语、法语、德语、英语等多种语言共31个版本,所收录的地图数量也不断增多。《寰宇大观》的绘制及发展反映出
A.各大洲相互隔绝的状态被打破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C.欧洲人开启了殖民扩张的步伐D.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不断开阔
7.下图反映了1500~1640年英国小麦价格的变化。影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改善B.大量贵重金属流入
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
8.从15世纪开始,儿童玩具或游戏的场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西欧的宗教肖像画中,游戏不再被视作肉体与精神的放纵。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认为,学习要与游戏和必要的锻炼交替进行,儿童才能达到智力敏捷。这一现象
A.旨在弘扬古希腊教育理念B.得益于科学革命的兴起
C.反映出教育的人文化倾向D.使儿童得到了全面发展
9.17、18世纪的启蒙大师们认为,自然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与文艺复兴的主流思想相比,其观点的超越之处在于
A.肯定自然界的运转规律B.反对宗教对人性的束缚
C.明确提出反封建的目标D.理性地思考社会的发展
10.英国人伯克在1790年发表的《法国革命感想录》中指出:“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