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2024-2025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肯尼亚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由海岸平原向中央高原爬升。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集中于以蒙巴萨、内罗毕为核心的铁路沿线。下图为2019年肯尼亚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肯尼亚西部、南部人口密度较大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平坦,降水丰富B.城市众多,交通便利
C.纬度较低,气候温暖D.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2.有利于肯尼亚人口合理分布的措施是()
A.内陆人口向沿海迁移B.鼓励生育增加人口红利
C.扩大大城市人口规模D.加强南北交通廊道建设
【答案】1.D2.D
【解析】
【1题详解】
肯尼亚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西部和南部地区并非以平坦地形为主,A错误;城市众多,交通便利不属于自然原因,B错误;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整体气候温暖,但西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并非仅仅因为纬度较低和气候温暖,C错误;肯尼亚西部和南部地区海拔较高,气候相对凉爽,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这是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自然原因,D正确。故选D。
【2题详解】
材料提及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集中于以蒙巴萨、内罗毕为核心的铁路沿线,该地区人口活动受交通影响较大,西北部人口较少,可改善南北交通联系,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促进人口流动,D正确;沿海地区经济交通条件不改善,强行人口迁移并不会促进该地区和谐发展,A错误;鼓励生育、扩大大城市并不会缓解目前的人口分布情况,BC错误。故选D。
据统计,2022年全国人口比上年减少了85万人,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下图为1962~2022年我国人口增长数量的变化图,图示期间出现过数次人口增长的高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各年龄段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次序为()
A.少儿人口、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
B.少儿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
C.劳动年龄人口、少儿人口、老年人口
D.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少儿人口
4.图中信息显示,1962~2021年我国人口总数变化趋势为()
A.先升后降B.先降后升C.持续上升D.波动下降
5.1981~1990年期间人口增长小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引导B.经济发展较快
C.人口迁入D.育龄妇女较多
【答案】3.B4.C5.D
【解析】
【3题详解】
人口增长有自身的惯性,我国没有经历战争等因素影响,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次序依次是由年龄较小的少儿人口向劳动年龄人口再向老年人口变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从“1962—2022年我国人口增长数量的变化示意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速呈波动减慢趋势,但在2022年以前人口增长数量的变化始终为正值,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在2022年才出现人口负增长的现象。因此,从整体上来看,1962—2021年我国人口数量总体变化趋势为持续上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读图可知,1962-1971年我国人口增长数量较多,新出生的婴儿较多,1981-1990年间该批婴儿已经长大,因此1981-1990年间出现人口增长高峰的原因主要是育龄妇女数量多,出现生育高峰,D正确;1981-1990年间正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较为严格的时期,A错误;1981-1990年间我国处于经济改革初期,虽然经济发展较快,但经济水平总体较为落后,与出现人口增长高峰无关,B错误;1981-1990年间我国人口多,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外来人口迁入少,C错误。故选D。
下表示意我国某山区根据当地资源状况测算的人口规模数据,目前该地人口数量为13.5万。完成下面小题。
耕地
水源
林地
矿产
人口合理容量/万人
10.5
9.2
7.7
16.5
最大人口规模/万人
14.9
14.1
12.2
22.4
6.该山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约为()
A.7.7万人B.12.2万人C.16.5万人D.22.4万人
7.为使该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口规模相协调,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毁林开荒,保证粮食生产B.修建水库,保障生产生活用水
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D.发展工业,加大矿产开发力度
【答案】6.B7.C
【解析】
【6题详解】
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可养活的最大人口规模。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耕地的环境承载力约为14.9万,水源的环境承载力约为14.1万人,林地的环境承载力约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