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路径探析 .pdf
文件大小:1.53 M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5.82千字
文档摘要

高中wk尚^斤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方式需要不断优化,大单元教学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点话题。高

中思想政治教材交叉知识点多,在课堂中应用大单元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提出适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实施的路径,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有所帮助。高中思

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实施的研究紧跟时代要求,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大单兀教学;路径探析

随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颁布,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朝着改进学科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提高学

生核心素养的方向改革【I〕。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教师重新思考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

转变。在此背景下,聚焦核心素养为本的大单元教学应运而生。无论是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要求还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

出发,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的研究凸显出重要意义。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现实意义

(一)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兼具德育性和学科性的综合性、活动性课程,有利于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大单元

教学被称为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建立起核心素养与教学内

容之间的紧密联系,创设有益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中围绕单元主题或任务展开教学活动,确定具体

的教学策略和实施路径,形成高效有序的课堂环节。为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设定明确的核心素养目标、挑选合适

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以及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促进其全面发展,推动高

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实。

(二)促进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常围绕特定单元内的某节课程来设计和实施,这种方法常导致课程间缺乏紧密联系、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和时间分配不当等问题,如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2]。为此,需要从以单

个知识点为中心的“碎片化”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整个大单元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模式与整体教学理念相吻合,

它倡导的深度学习理念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养目标相一致,有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以往教学中常见的知识

碎片化和表层学习的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科教学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有利

于构建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性。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整合学习内容。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按照教材上每个单元每节课来分配课时,将知识划分来学习,学生容易

造成表层学习,对知识内容的整体框架不清晰,不利于形成知识体系。大单元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罗列,教师

需要站在整个学科视角上,根据学生的学情分析,挖掘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优化整合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

学习效率。第二,深化学习过程。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根据课标和教材,设计大单元或大主题,创设教学情

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深化学生学习过程,易

于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整体框架,提高课堂效率。第三,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连接,创设真

实情境,搭建起联系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大单元教学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打破以往课堂教

学的弊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存在偏差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没有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去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大单元教学模式。一些教师对大单元

教学缺乏了解,且过度关注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存在唯分数论的观念,传统教学观念难以改变。教师对大单元教学

付诸实践少,教学目标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3]。新课改下,教学目标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转

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教师单纯以教会学生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为中心,转为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

探究学习过程中”设计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组织混乱

许多学校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单元教学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具体的实践探索及操作很少。很多教师还没有挖掘教材

可以整合的内容,缺乏创新,对内容的把握不足。第一,创设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存在偏差。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创

设的教学情境与课本知识关联性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