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生物与环境
(试题分值: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片森林中,对于某一棵树来说,影响它生存的环境是(????)
A.阳光、空气和水分 B.森林里的所有动物
C.森林里的其他植物 D.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
2.农民伯伯冬天种植大棚蔬菜时,要经常:浇水,施肥,松土,白天将草帘卷起、傍晚把草帘放下,寒冷的数九天气需要点燃火炉。这体现了生物生存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请选出正确的对应顺序()
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温度⑤水分
A.⑤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① D.⑤①②③④
3.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在北京栽培时,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可达6.5千克。这一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适应并影响环境
4.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蚯蚓改良土壤
B.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
C.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
D.森林调节空气湿度
5.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A.凤凰山森林公园B.汝河里的所有野鸭
C.付店西泰山上的所有植物D.小店湿地公园中的所有生物
6.“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上面的俗语形象地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合作关系 D.寄生关系
7.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草→昆虫→青蛙→蛇
B.草→兔→羊→狼
C.草←昆虫←青蛙
D.阳光→草→兔→狼
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用自制的生态瓶饲养金鱼,实验装置甲、乙、丙瓶置于有光的条件下,丁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要探究光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选择乙和丁两组作对照
B.影响生态瓶中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温度、河泥等
C.在丙生态瓶中,通过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D.生态瓶一般选择透明的、密闭的,且投放小鱼的数量要适宜
9.如图为某地区的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
A.蛇 B.鸟 C.农作物 D.青蛙
10.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将厚纸板换为玻璃板,湿土换为干土 B.在B点放入10只鼠妇,静置2分钟
C.计算全班各组数据的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D.图中装置的实验变量为水
11.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 B.草原 C.农田 D.生物圈
12.电影《流浪地球》提醒我们,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全部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内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13.白居易的诗歌《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描写的生态系统是(????)
A.淡水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4.草原生态系统可分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和热带草原生态系统等类型,以下符合草原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①雨水充足????②降雨量较少????③以草本植物为主????④以木本植物为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森林生态系统包括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等类型。以下符合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①雨水充足????②降水量较少????③以乔木为主????④以草本植物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森林被称为“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的原因不包括(????)
A.能增加降水 B.能涵养水源
C.能净化空气 D.能提供木材
17.同学们模拟生态系统的组成制作了一个生态鱼缸(如下图)。为使该生态鱼缸长时间保持稳定,同学们可以(????)
A.大量增加鱼的数量 B.把生态鱼缸放在黑暗处
C.增加适量水草 D.将池塘水换成蒸馏水
18.某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甲→乙→丙。若甲大量繁殖,则乙的数量变化应是(????)
A.大量增加 B.大量减少
C.无明显变化 D.先增加,后减少
19.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B.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