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题型分类归纳讲与练4.4 数学归纳法(6大题型)精练(原卷版).docx
文件大小:220.21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1.7千字
文档摘要

PAGE

PAGE1

4.4数学归纳法

【题型1对数学归纳法的理解】

1、(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在验证时,左端计算所得的式子是()

A.B.C.D.

2、(2022·上海·高二青浦高级中学校考期末)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验证成立时等式左边计算所得项是()

A.1B.C.D.

3、(2023·上海·高二期中)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为正奇数时,能被整除”,第二步归纳假设应写成()

A.假设正确,再推正确

B.假设正确,再推正确

C.假设正确,再推正确

D.假设正确,再推正确

4、(2022·上海·高二专题练习)已知为正偶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若已假设(,且为偶数)时等式成立,则还需利用假设再证()

A.时不等式成立B.时不等式成立

C.时不等式成立D.时不等式成立

5、(2022·高二课时练习)(多选)如果命题对成立,则它对也成立.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对成立,则对所有正整数都成立

B.若对成立,则对所有正偶数都成立

C.若对成立,则对所有正奇数都成立

D.若对成立,则对所有自然数都成立

【题型2数学归纳法的增项问题】

1、(2023·北京房山·高二统考期末)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从到,左边需要增加的因式是()

A.B.C.D.

2、(2023·北京丰台·高二统考期中)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任意的,”,第一步应该验证的等式是()

A.B.C.D.

3、(2023·广东佛山·高二石门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则当时,左端应在的基础上加上().

A.B.

C.D.

4、(2023·上海·高二校考期中)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从“到”左边需要增加的代数式是

5、(2023·高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从到时,不等式左边需增加的代数式为.

【题型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

1、(2023·全国·高二随堂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2022·高二课时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3、(2023上·高二课时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

(2).

4、(2023·高二课时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

(2).

【题型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

1、(2023·全国·高二随堂练习)设,,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且,证明∶.

3、(2022·高二课时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n(n∈N*).

4、(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数学归纳法证明:.

【题型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整除问题】

1、(2022·高二课时练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能被整除.

2、(2023·全国·高二随堂练习)能被哪些自然数整除?

3、求证:对任意正整数,都能被整除.

4、(2023·全国·高二随堂练习)设,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是64的倍数.

【题型6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问题】

1、(2023·北京房山·高二统考期末)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记该数列的前n项和为.

(1)计算,,,的值;

(2)根据计算结果,猜想的表达式,并进行证明.

2、(2023·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为正整数).

(1)计算,,,并猜测通项公式;

(2)证明(1)中的猜想.

3、(2023·高二课时练习)已知数列满足,且,

(1)求、的值;

(2)猜想的表达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4、(2023·高二课时练习)数列中,,前项和(为正整数).

(1)计算,,的值,并猜测通项;

(2)用数字归纳法证明(1)中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