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知识梳理;三、压强的计算
1.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的与之比叫做压强。它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
2.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四、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1.受力面积一定时,可以增大压强;可以减小压强。
2.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压强;可以减小压强。?
3.同时增大,减小,可以增大压强。?;重点实验;4.实验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5.交流讨论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用到了实验探究中的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时,让保持不变,改变,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让保持不变,改变,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图说物理;教材素材;2.(课后T5改编)某芭蕾舞演员的质量为40kg,单脚立起时足尖对地面的压强可达5×105Pa,则此时地面的受力面积为m2。(g取10N/kg)?
3.(课后T7改编)货车超载,很容易把公路的路面压坏。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的承载质量不得超过规定值。这是通过一定时,限定货车对路面的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大小的。?;基础巩固练;(2)比较图甲、乙可以得到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4)小明将图乙中的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丁所示,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乙(选填“”
“”或“=”)p丁。?
(5)“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来增加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的计算;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甲、乙两物质分别制成质量和高度都相等的圆柱体A、B,把它们分别???在水平地面上,则A、B两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4∶1 B.5∶1
C.20∶1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2024济南期末)在一起案件的侦破中,公安人员在海滩案发现场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站立时留下的清晰的脚印,经测量每只脚印底面积为0.02m2。警察同时在紧挨鞋印旁边地面用压力测力计竖直向下压一薄垫片,垫片的重力不计,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10cm2,当垫片下陷的深度与鞋印的深度相同时,测力计读数为15N。根据以上数据(g取
10N/kg),求:
(1)垫片对地面的压强。
(2)犯罪嫌疑人的重力。;增大与减小压强;6.(2024武汉汉阳期末)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增大压强服务于我们生活的是();易错易混练;能力提升练;10.(2024青岛崂山期末)关心爱护残疾人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美德,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大街的人行道上铺设着凹凸刻纹的盲道(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摩擦力,防止盲人行走时脚底打滑
B.减小摩擦力,使盲人行走起来更省力
C.减小压强,使盲人行走时更加舒服不硌脚
D.增大压强,使盲人行走时能够方便分辨前进路线;11.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m甲=m乙=m丙 D.m甲m乙=m丙;12.科学思维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如图所示。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p乙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p甲p乙 B.ρ甲=ρ乙,p甲p乙
C.ρ甲ρ乙,p甲p乙 D.ρ甲ρ乙,p甲p乙;13.(2024青岛城阳期中)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它们的棱长之比为3∶2,则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和重力之比分别为()
A.2∶3,9∶4 B.3∶2,4∶9
C.2∶3,2∶3 D.3∶2,3∶2;14.新考法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砖块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