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统编2024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文件大小:3.86 MB
总页数:48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2.13万字
文档摘要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大单元教学设计)

新课标

要求

(核心素

养目标)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通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

▲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以及设置驻藏大臣等中央政

权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认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

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认识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特色;

▲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

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新教材分

新教材新变化:

1.2024版七年级新教材在单元主题、课时标题、每课小标题都发生了突破性变化,如第15课

将旧教材第二目标题《朱元璋强化皇权》改为新教材《强化皇权》,删除旧教材第四目《经济

的发展》,新增第四目《民族关系》;第16课新增第三目《援朝战争》,第四目标题改为《葡

萄牙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第17课将旧教材的17课《明朝的灭亡》与18课《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一目《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整合为新教材的第17课《明朝的灭亡和清

朝的建立》;第一目标题改为《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第二目标题未变《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第三目标题改为《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增加了第四目《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第18课将旧教材的标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变为新教材的《清朝的边疆治理》,

第19课将旧教材第四目标题《闭关锁国政策》改为新教材的《闭关政策》;第20课将旧教材

的第14课《明朝的统治》第三目《经济的发展》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整合

为新教材第20课《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1课将旧教材的16课《明朝的科技、建

筑与文学》与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整合为新教材第21课《明清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新增了第三目《明清的思想家》。

2.新教材的每个单元主题页新增该阶段时间轴,对重大事件进行梳理,增强学生对历史时序

的认知;还新增了新课标对这一单元要达成的内容要求,为学生学习新知明确了目标,如第三单元的标题页如下:

1368年1405年1421年1644年

明朝建立郑和首次下西洋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李自成起义军推翻明朝;

清朝建立全国性政权

1662年1689年1757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广州一口通商

3.新教材依据新课标对部分内容作了重新编排,使教材更符合新课标要求;如将第15课第一

目《明朝的建立》新增了“靖难之役”,迁都北京,为21课明清北京城的修建做铺垫;第二目《强

化皇权》增加了明宪宗设西厂,完善了《皇明祖训.祖训首章》的史料;第三目《科举考试的

变化》中增加了《相关史事》充实了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的相关内容;第四目

《民族关系》介绍了明朝在东北设置奴儿干都司,与蒙古的隆庆和议;《知识拓展》介绍了《大

明律》。第16课第一目《郑和下西洋》新增了郑和到达了哪些地区,《材料研读》展现了天

妃灵应之记碑文的具体内容;第三目《援朝战争》介绍了明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援助朝

鲜,打败日本及其影响;第四目《葡萄牙攫取澳门的租住权》新增了明朝设置守澳官等措施加

强对澳门的管辖。第17课第一目《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新增了张居正改革与《学史崇德》

介绍了东林书院士人的责任和担当;第二目《人物扫描》新增了“均田免赋”的意义。

第18课第一目《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删除1885年清朝在台湾设省;第二目

《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关管辖》改驻藏大臣为驻藏办事大臣;第三目《巩固西北边疆》将对

天山北路和南路的介绍分开放到一、二段中,与平定噶尔丹和大、小和卓叛乱相对应;第四目《清朝的疆域》增加了清朝奠定了我国今天的疆域基础。第19课第一目《军机处的设立》新

增了奏折制度及作用;第三目《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新增了白莲教起义是清朝走向衰落的转

折点;第四目《闭关政策》新增了闭关政策推行近200年,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知识拓展》介绍了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史实进一步介绍了清朝的闭关政策和西方的侵略野心,为中国

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