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班主任德育与心灵沟通的融合 0001.pdf
文件大小:1.15 M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4.34千字
文档摘要

初中班主任德育与心灵沟通的融合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开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

学习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较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的心理。因此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以及心理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德

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教育目标相同,而且二者在内容上也有很多的相似性,可以尝试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本文主要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特点,德育与心灵沟通融合中的问题以及具体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心灵沟通融合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行为等都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和思想,

如果不及时引导和改正,极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品德形成存在偏差。因此班主任需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初中德育工作效率,结合当前教育发展形势,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德育习惯。同时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兼顾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通过将德育与心灵沟通的结合,促

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初中生德育教育与心灵沟通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为孩子提供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也更加优越。同日寺大部分家长的生活压力都比较大,

初中生的家长更是处于事业发展的巅峰期,工作的忙碌使得对孩子的关注度降低,缺乏与孩子间的沟通和交流。这种家

庭环境下容易导致孩子出现不良心理,而家长难以发现,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关键

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刺激,如果不及时引导极容易出现不良的心理和行为[1]。

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学生们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丰富、便捷,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更多。但是

由于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比较弱,而且尚未形成稳定的道德意识,意志力不强。这种情况下一旦被不良信息或者思想

侵入将会导致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受到影响。而面对学校和家庭的正向教育容易激发叛逆心理,进而出现一些越轨的行

为。

通过这些方面分析可知,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敏感期,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而且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同时外部信息环境混乱,教师需要通过德育教育以及心灵沟通的方式了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思想

和行为,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纠正,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与心灵沟通融合中的问题

1.班主任对德育与心灵沟通的关注度不足

班主任往往还会担任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虽然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会更加频繁,能够熟

悉班级中学生的行为和习惯。但是由于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比较多,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导致部分学生出现道

德或者心理问题时无法及时被班主任发现,自然无法得到及时的沟通和引导,导致学生德育或者心理问题的严重性逐渐

加深。

2.班主任与学生间存在距离感

班主任负责对班级中各项事物的管理,因此在与学生的沟通中一般会比较威严,使学生能够听从班主任的管理。

但是该管理模式下会导致学生与教师间产生距离感,不敢与教师交谈。这种心理会延续到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和心灵沟通

教学中,面对班主任学生不敢张口表达自身的需求,不愿意对教师敞开心扉,导致心中的困惑和疑虑无法有效解答。

3.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

通过对班主任德育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仍然存在传统教学层面。片面地认为德育教育就是

教会学生尊老爱幼,遵守学校纪律、法律规律等。但是当前的德育教育内容更加多元化,还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

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由于班主任对德育的片面认知导致与学生心灵沟通欠缺,不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

育思想和营造健康的心理状态。

4班.主任德育教育纸面化

德育教育是一种思想教育和行为品质教育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学生的德育行为培养中,必须要落实到行动。但是

从当前教师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德育教育仍然停留在表面,很多内容都是口头说一下,或者形成行为规

范条例粘贴在班级,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实践[2]。此外,从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很少针对德育教育开展相应

的教学活动。导致德育教育的内容过于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德育教育兴趣,降低德育教育效果。

三、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灵沟通技巧

1.提升班主任德育素养与沟通能力

班主任要想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