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第2版 课件 第五章高中语文教材分析.pptx
文件大小:52.24 MB
总页数:15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4.99千字
文档摘要

;;

其以《普通高中课程方

案(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依归,

继承了我国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尤其重视

语文学科基本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祖国语言文字,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化文本解读水平的发展。同时教材注重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体现出新时代下的新理念。;

一、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特色

(一)统筹编排教材内容,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创新教材体例设计,以“人文主题”和

“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

(三)注重语文实践活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

体性。;;

第一单元

青春是花样年华。怀着美好的梦想、纯真的感

情,带着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

追求,我们就此迈出人生的重要一步。

本单元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创作于不同的历

史时期,都是对青春的吟唱。作者或感时忧国、抒

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让我们体验到各

具特色的文学表达,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

学习本单元,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

品的意蕴,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

想,拥抱未来。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

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

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

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写作诗歌。;

具有经典性、多样性、时

代性特点。以主题、内容或写法聚合,以单篇加多篇的方式组合成单元教学资源。;

单元含四个要素

单元导语

课文及注释

学习提示

单元学习(研习)任务;

单元学习任务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或记述科学探究的历程,或阐说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阅读这些文章,能让我们感受科学工作的艰辛和乐趣,体验学术研究的独特魅力,还能让我们了解“发现”与“创造”背后的思维方式。例如,屠呦呦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灵感,转换研究思路,最终??得突破;梁思成从整体的视角概括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又借用语言学的概念来进行归纳总结。细读本单元课文,想想其中包含的科学思维方式带给你哪些启发,与同学交流。

二采用何种方式阐说事理,取决于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专业修养,也与写作方式有关。阅读此类文章时,要注意文中的概念和文章的思路。细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

“木叶”》,选择其中一篇,从中找出主要概念,用一段话或一个图表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这两篇文章在思考方法和语言表达上各有特点,阅读时可作比较。

三学习知识性读物,要了解其内容,还要学以致用,利用阅读所得探究一些具体问题。例如《说“木叶”》中所说的“暗示性”在古代诗歌中其实并不罕见,“柳”“梅”“月”“鸿雁”等形象都具有比较强的暗示性,带有某些特定的意蕴。品读下列诗句,探究古代诗词中的“柳”经常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中,能引起哪些联想,具有怎样的暗示性。也可自选形象,搜集资料,分析它们在具体诗作中的含义,思考其暗示性的

由来。

1.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

《闺怨》)

2.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罗隐

《柳》)

3.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

5.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

识、京华倦客?(周邦彦《兰陵王》)

hn很明”是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从下列写作任务中6运-的交就效,交流时,要注意了解同学能否明了你要说明的事理,存在哪些疑惑与误

第三单元67;;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02

突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目标。;;;;

(1)以整本书阅读为主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

(2)以语文活动实践为

主的“语言积累、梳理与探

(3)以阅读和写作为主的“文学阅读与写作”等学习任务群。;;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目标与内容

1.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一

部学术著作。

2.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阅读整本书

的经验。

3.学习查阅资料,深入研读与理解作品。;;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概述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在教材中的呈现

分布在必修上册的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必修下册的第七单元《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