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语文课程标准
第三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分析
现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结
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现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
基本结构
一、现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
坚持立德树人
增强文化自信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
以核心素养为本
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
(二)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
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创新人才
(三)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
注重时代性
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
l首先,构建开放的语文课程
l其次,构建多样的语文课程
l再次,构建有序的语文课程
(四)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1.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
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的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
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思维发展
与提升
文化传承
与理解
2.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依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将课程目标分解为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鉴赏文学作品,美的表达与创造,传承中华文化,理
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共12个子目标。
课程目标的第1条“语言积累与建构”、第2条“语言表达
与交流”、第3条“语言梳理与整合”,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相对应。
课程目标第4条“增强形象思维能力”、第5条“发展逻辑思维”、第6条“提升思维品质”,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相对应。
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第7条“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
第8条“鉴赏文学作品”、第9条“美的表达与创造”,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相对应。
课程目标第10条“传承中华文化”、第11条“理解多样文化”、第12条“关注、参与当代文化”,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相对应。
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2.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同样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三类课程分别安排7—9个学习任务群。必修课程7个;选择性必修课程9个;选修课程9个。必修课程8学分;选择性必
(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的课程内容
修课程6学分;选修课程设计12学分,供学生自由选择。
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学习内容由7个学习任务群组成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9个学习任务群
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共安排了9个学习任务群
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现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