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语文课程
第六节语文课程内容及其预设与生成
壹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
贰语文课程内容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叁语文课程内容的预设与生成
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
一、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
(一)从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观点来理解语文课程内容
“课程作为教学事件”与“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
面。从统一整合的角度看,可以称为“课程教学”。同样的道理,课程内容与教
学内容也是不应割裂开来的,它们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和适用的领域不同。
一般认为,在课程研制领域人们习惯于使用“课程内容”的概念,在教学设计与实施领域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教学内容”的概念。
从课程与教学统一整合的意义上看,师生实际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什么”“学什么”与课程专家规定或建议的“教什么”“学什么”一样,都应当被视为课程
内容。
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
(二)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理解语文课程内容
作为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很强的实践性特征的语文学科,不能像
其他学科那样刻意追求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而应当通过言语实践
活动让学生自行获得、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锻炼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
力,丰富和充实自己的人生体验。
语文课程内容其实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语文课程“教什么”“学什
么”,既有其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内容,又有其与时俱进的、不断更新
的内容。
一、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
(三)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语文课程内容
语文课程内容还可以从以下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层面,是国家课程标准规定或建议的课程内容
?第二个层面,是教科书在特定的编排中所呈现出来的课程内容
?第三个层面,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理解的课程内容,学生通过对有关课程资源的接触与开发理解的课程内容,以及师生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所生成和实现的课程内容
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课程内容,我们就会发现,“教什么”与“学什么”决不只是课程专家与教科书编写者的规定或建议,也是师生参与选择与生成的
结果。
一、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
总之,语文课程内容始终处于动态的生成过程中:
?第一步:课程设计环节,指课程标准规定或建议的课程内容,也即应该教学什么
?第二步:课程与教学的中介环节,指教科书编制或呈现的课程内容,也即用什么教学
?第三步:教学实施环节,指教师预设和师生创生的课程内容,也即实际教学什么
一、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
语文课程内容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的关系
从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观点出发,课程与教学并非是两个独立无涉的领域,它们是彼此交叉融合在一起,课程不再只是一些于教育情境之外开发出的书面文件,而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共同创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这些“事件”,师生共同建构内容与意义。
正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样,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也是不可以截然分开的,课程层面的“理论上应该教学什么”与教学层面的“实际上需要教学什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课程专家、教科书编者与师生对“教什么”“学什么”的一种设想或方案。
二、语文课程内容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当然,这种对“教什么”“学什么”的设想或方案,在实际的教学情境
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因而我们把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发生的教学内容也看作语文课程的内容。
所以,课程内容不是一种制度化的可供师生执行的外部要求和规定,同样,教学内容也不是制度化的课程内容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执行和呈现。
实际上,语文课程内容既包括课程研制者对“教什么”与“学什么”的构想,教科书编者对“教什么”与“学什么”的编排,也包括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对“教什么”与“学什么”的创生。
二、语文课程内容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语文课程内容要通过语文教材呈现出来,但不能据此认为,语文教材的内容就是语文课程内容,也就是说不能认为教科书上呈现什么教师就应该教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什么。
语文课程内容要解决的是“教什么”与“学什么”的问题,而教材要解决的则是“用什么教学”的问题。
语文教材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课程内容的载体,它以特定的编排方式与线索将提示语、选文、注释、练习、综合性学习活动等一些材料要素即教材的内容组织在一起,它体现了教材编者对“教什么”与“学什么”的建议或设想。
二、语文课程内容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由于教材的使用范围较广,不可避免的存在地域的差别,因而教材对课程内容的建议或
设想不可能也不应当具体化、确定化,它需要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以留给师生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形确定和生成课程内容的弹性空间。
并且,语文作为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其教材所给出的材料尤其是那些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