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第2版 课件 1.3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价值.pptx
文件大小:5.73 M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3.13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章语文课程

第三节语文课程的任务与价值

壹语文课程的任务

贰语文课程的价值

语文课程的任务

引导中小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

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任务:

一、语文课程的任务

语文课程的价值

学语文,就是掌握工具,就是掌握语言这个人类生存的工具,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语言能力是人类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人与动物有所区别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一语言(通常是母语)的获得,虽然有早期的潜意识的语言“习得”做基础,但是入学后

的有意识的语言“学得”,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中小学开设语文课之所以有必要,即在于使学生通过正规的语文教育尽快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他人的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中把握语言规则,进而形成自己做人须臾不能离开的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

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使青少年逐步养成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情感,正确理解并规范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习惯,进而提升他们作为个体的人思维和交际的能力,乃至生存的能力和生活的质量。

二、语文课程的价值

(一)掌握生存工具

学语文,就是奠定基础,就是奠定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奠定提高全民族素质

的基础。

语言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工具,也是人类赖以发展的基础。

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需要有一种最基本的交际工具、知识载体和传播媒介。这个工具、载体和媒介,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别的,就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通常都是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编写的教科书,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学语言。

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学会听话说话,学会识字写字,进而学会读书作文,训练并形成用祖国的语言来准确地理解和准确地表达的能力,这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

一般说来,数学、思想品德等课程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的基础之上的。

(二)奠定发展基础

二、语文课程的价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祖国

语言教学在初级阶段教学中是一门最重要的、中心的课程,它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之中,并将其他各门课程的成绩集合于自身,我有权把祖国语言教员看作整个小学教学的主导者。”

(二)奠定发展基础

二、语文课程的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文课程致力于

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有赖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素质的提高,因此也可以说,语文教育是一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二)奠定发展基础

二、语文课程的价值

学语文,就是弘扬精神,就是弘扬中

华民族精神,延续中华民族血脉。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

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

(三)弘扬民族精神

二、语文课程的价值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语言

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

(三)弘扬民族精神

二、语文课程的价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民族语言照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

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历史。人们一代跟着一代传下去,但是每一代生活的成果都得保留在语言里,成为传给后一代的遗产。一代跟着一代,把各种深刻而热烈的运动的结果、历史事件的结果,信仰、见解、生活中的忧患和欢乐的痕迹,全部积累在本民族语言的宝库里。总之,一个民族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

也就是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其实质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情感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情感的符号,是一个民族生息繁衍的生命传递。

(三)弘扬民族精神

二、语文课程的价值

语文课程的实质在于它是在学校教育中以教学科目形式出现的关于国家通用语

言文字的教育。

汉语既是汉民族的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