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清单)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统编版2024).pdf
文件大小:169.92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5.18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知识清单

第六课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第一框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P49蓝字)

(1)重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②为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薪火相传)

2、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和做法?(P49蓝字)

(1)原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2)做法:①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

德;②要用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

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地位和作用(P50正文+蓝字)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

要密码。

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

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③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

供有益启迪。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P51-P53)

(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

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

生。

(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

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

情。

(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

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

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第二框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的?(P5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

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P54)

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

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3、“讲仁爱”的具体要求(P54)

①讲仁爱,要求我们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②我们应当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

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

4、★“重民本”的原因和具体要求(P54)

原因: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要求:①重民本,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

民利民。②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5、“守诚信”的具体要求(P55)

①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②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6、“崇正义”的原因和具体要求(P56)

原因:弘扬社会正气,崇尚社会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坚守民

族大义,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

要求:①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②在面对个人

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7、“尚和合”的原因和具体要求(P56)

原因:①只有多样性的东西相互作用并努力达到平衡,事物才能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②完全相同的东西简单相加,事物则会失去生机,难以维系。

要求:①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②我们应当正确看待

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8、“求大同”的具体要求(P56)

①求大同,要求我们胸怀天下,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

的理想社会。

②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本框核心思想理念各自对应的观点汇总如下:

讲仁爱“亲亲”“仁民”“爱物”

重民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守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

信思不信。”

崇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