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2025年初中历史知识要点《世界历史》总复习知识
笔记(全册)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课本P2-6)
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哪些主要原因?
原因:(1)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影响;(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4)俄国工人
阶级的力量比拟集中等
2、结合所学知识,比拟中俄两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
么会有不同的主要原因及给你的启示。
不同:俄国采取有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而中国采取的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原因:(1)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城市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无
产阶级力量也聚集在城市,它的变革必然引起全国中小城市和农村的
追随。所以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2)而中国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外反革命力量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力
量相对弱小,中国城市无产阶级力量薄弱,使中国共产党无法在城市
中取得革命胜利;而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革命政权的建立提
供了可能。所以,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启示:无论社会革命还是经济建设,必须结合国情,制定适合自身特
点的政策方针,对马列主义要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3、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
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稳
固。
消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
,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
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
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本P7-11)
1、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弊端?如何全面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特点:(1)经济上: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方案经济体制;(2)政治上:
无视民主法制,个人高度集权。
弊端:(1)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2)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4)经济效益低下。
(1)积极作用:斯大林模式的创立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行列,为
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了物质根底。(2)消极影响:但从
长远看,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
持续开展,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2、如何区别“
沙俄、“苏俄”和“苏联”?
(1)沙俄:1547-1917年,指的是二月革命前沙皇统治时期的俄国。
(2)苏俄:1917-1922年,指的是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苏联建立前的苏
维埃俄国;
(3)苏联:1922-1991年,指的是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联盟成立后的简称,1991年苏联解体。
3、我们应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经验和教训:(1)政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应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2)经济方面: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
规律,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等经济部门应协调、平衡地开展;要把
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本P14-19)
如何正确看待“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一体系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客
观上维护了欧洲形势的相
对稳定。但是这个体系实际是上是战胜国对战败国及被压迫民族的瓜
分,不可能基本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也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
2、国联≠联合国。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一个国际性机构
,1920年1月成立,1946年4月解散。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
的一个国际性机构,1945年10月成立至今。
3、法国元帅福煦和列宁为什么对凡尔赛和约分别作出“这不是和平
,这是20年的休战!和“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
的评价
因为依靠凡尔赛和约所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是极不
稳固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仅没有消
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
盾。
4、一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但是
中国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一点的保障,反而受到严重的伤害。结合所
学知识,你对此事有何认识?
答案一:弱国无外交
答案二:帝国主义列强实行的外交政策是实力外交政策,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中国,国际地位低下,在外交上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