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5.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
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黄河颂
利用课件播放黄河壶口瀑布景观视频,同时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教师与学生共同高唱:“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这样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到黄河的意境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
学
新
课
话说黄河
各小组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稿,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黄河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黄河探险
要求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并配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沿源头到入海口依次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沿途所经过的支流、地形区、省级行政区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各小组充分讨论后,派代表上台交流,并填绘在板图上。
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建立空间观念,使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教
学
新
课
黄河的奉献
1.要求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黄河的水能资源。各小组讨论,派代表上台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再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最后课件展示有关黄河水电站建设的图片。
2.课件展示宁夏平原、黄河源头、壶口瀑布、华北平原的景观图,分组讨论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类型,说明母亲河的奉献。
采用发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丰富课本知识,强化思想教育。
黄河的忧患
1.展示教材51页的图5.23“黄河的忧患”及52页表格“黄河断流长度和天数”,学生思考“黄河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得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再设疑:说一说造成黄河忧患不断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这些因素可能产生什么影响?这些因素之间有什么联系?
2.课件动画演示黄河“地上河”的形成过程,要求学生说明下游“地上河”的形成与中游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关系?“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3.角色扮演:我们分析了黄河带来的忧患以及形成的原因,那么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什么措施?
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以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象生动,突破难点。
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课
堂
总
结
长话短说
要求学生长话短说,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概括,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谈这节课的收获。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课
外
探
究
想象作文
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描绘未来的黄河,举办作品展。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