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目标导航
1.了解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文艺成就及其风格特点。
2.结合文艺大师的成就来体会他们的人文精神。
3.文艺复兴的实质和意义、人文主义的内涵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
课前预习
(10分钟,10分)
一、背景
1.思想:中世纪________长期垄断了西欧的文化教育。
2.经济: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________。
3.政治:________追求财富享乐,没有成熟思想体系。
4.天灾: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促使人们反省。
二、兴起
14世纪,________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摇篮。
三、成就
1.文艺复兴前三杰
代表人物
薄伽丘
但丁
__________
著作
《________》
《神曲》
特点
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________
歌颂现世生活,揭露教会僧侣腐败丑恶
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风气先河
地位
“人曲”
人文主义之父
2.意大利后三杰(15世纪~16世纪)
代表
作品
特点
评价
达·芬奇
《________》《蒙娜丽莎》
用________的绘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
其作品成为欧洲画廊拱顶之石
米开朗琪罗
《大卫》《______》
专注人体,体现人文思想和精神
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拉斐尔
《______》
优雅、和谐、高度完美
“________”
3.英国的莎士比亚
(1)著作:《________》。
(2)特点:塑造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反映人生矛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影响: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高成就,对欧洲________影响深远。
四、核心:________是文艺复兴旗帜和主要社会思潮其内容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________。
五、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六、作用
1.适应了________发展的需要。
2.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答案:
一、1.基督教会2.资本主义萌芽3.资产阶级
二、意大利
三、1.彼特拉克十日谈天主教会2.最后的晚餐写实摩西西斯廷圣母画圣3.(1)哈姆雷特(3)现实主义文学
四、人文主义个性解放
六、1.资本主义
课堂作业
(20分钟,30分)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薄伽丘和《十日谈》
1.在十四五世纪,西欧社会中酝酿着新世界的曙光,在经济方面表现为新航路的开辟,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为文艺复兴。从根本上推动了新世界思想文化变革的原因是()
A.自然科学的诞生
B.工商业的发展
C.探寻新航路成功
D.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
答案:B
解析:由“十四五世纪”“西欧”“新世界”可知,此“新世界”是指资产阶级建立的新社会。而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根本上推动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2.薄伽丘的作品中既有对教会修士腐化生活的嘲讽,又有对人们追求感官享受的肯定。这表明其思想()
A.自相矛盾,具有局限性
B.倡导建立民主教会
C.肯定人性,具有进步性
D.批判社会风气不够彻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教材有关知识可知,薄伽丘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巨匠,他批判教士腐化,肯定人们的感官享受,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3.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十日谈》被称为“人曲”,与但丁的《神曲》并列。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A.反对封建专制B.强调人、否定神
C.抨击教会的黑暗D.主张政治革新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部作品的相似处。这两部文学作品虽然都强调人,但是并不否定神,它们只是抨击、揭露教会的黑暗,因此C项正确,B项错误;两部作品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封建专制、主张政治革新,A、D排除。
4.但丁《神曲》中有“日夜在那里用基督的名义做着买卖”,“使世界陷入悲惨的境地”和“到处断绝上帝赐给人民的面包”等句子,其体现的本质是()
A.他对神学思想进行了深刻批判
B.他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了封建君主
C.他无情地抨击了封建教会和教士
D.他对贵族的贪婪和腐败深恶痛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抨击天主教会的虚伪和贪婪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压迫;材料未涉及贵族,排除B、D两项;但丁斗争的矛头是天主教会和教士而非神学思想本身,A项排除。
5.右图是意大利著名的作家和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于1971年拍摄的电影《十日谈》的海报,在电影中讲述了薄伽丘《十日谈》中的一些重要故事。其主题是()
A.歌颂教会的英明和伟大
B.宣传民主共和
C.倡导理性与反对专制
D.展现人性的伟大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答案:D
解析:解题关键是要了解《十日谈》中体现的人文主义实质,这部作品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