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澳大利亚(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课程目标】
1.了解澳大利亚的国家特征,学会通过地理位置信息分析澳大利亚的特殊性。
2.运用地图、图像等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人地协调:通过分析地图资料,能初步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的重要性,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2.综合思维: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现状,采矿业、冶金业的发展现状,学会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
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3.区域认知:能够运用地图描述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特点、矿产资源的特点,简要分析经济发展与自然
环境之间的关系。
4.地理实践力: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澳大利亚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
经济的实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难点: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条件;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发展矿业的条件。
【教学方法】
数据对比和视频导入;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地图法;图表分析法。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还记得澳大利亚的人口数量是多少吗?
生:2600万人。
师:这个国家有一种动物数量是人口的2.5倍以上,猜猜是什么?
生:袋鼠,考拉
师:不是的,袋鼠的数量大约在澳大利亚人口的2倍左右,这种动物呢,是人为饲养的。
生:是绵羊。
师:对的,澳大利亚的绵羊数量非常多,那么少的人,养这么多的养,想一想,澳大利亚的养羊业会
有什么特点呢?
生:机械化水平应该很高吧
师:没错,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段视频,初步认识一下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旅游小活动:播放视频,观看澳大利亚机械化养羊业(利用视频导入,让学生思考澳大利亚农牧业的
特点是什么)
师: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养羊业机械化水平非常的高,如此高的机械化水平,给澳大
利亚养羊业的发展和扩大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二、新课讲授
(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博主小贴士:博主小贴士:羊从哪里来?
第一批登陆的羊(1788年)
来源:英国殖民船队(第一舰队)携带的29只南非美利奴羊,主要作为食物储备。。
产业奠基者(1793年)
关键人物:军官约翰·麦克阿瑟(JohnMacarthur)从西班牙走私13只优质美利奴羊历史梗:他因参与军
官叛乱被遣返英国,却借机游说政府支持澳洲养羊业!。品种升级(19世纪)
德国/西班牙美利奴羊大规模引入,适应澳洲干早气候后,培育出澳洲美利奴羊(羊毛更细密)生:袋鼠、
鸭嘴兽、鸸鹋、考拉
师:也就是说,刚开始,澳大利亚的羊只有29只,发展到了现在,短短的两百多年的时间就变成了7500
万只,那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目前发展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我们通过几个数据拉看一下。
羊毛生产:全球第二大羊毛生产国(仅次于中国),占世
界羊毛产量的25%(美利奴羊毛尤其优质)
羊肉出口:全球最大羊肉出口国,主要市场包括中国、
中东和美国。
师:羊毛出口量最大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师:那为什么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发展的如此好?是什么样的条件让羊的数量在澳大利亚激增?
旅游小活动:思考影响养羊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生:地形、气候、还有水源这些
师:是的,那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分析澳大利亚为什么适合养羊。
旅游小活动:假如你是19世纪澳洲政府官员,是否决定发展养羊业?
★从地形分析——观察澳大利亚的地势起伏状况。
生:西部高原:低矮平坦;中部平原:地形平坦。——地形较为平坦,利于牧羊。
★从河流分析——观察澳大利亚的河流状况。
生:墨累河+达令河,大自流盆地。——水源较为丰富,为牧羊提供水源。
博主小贴士:大自流盆地的地下水大多为矿物质热水井,不适于农业灌溉,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