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3
中考历史大题解题技巧
一、概括类(特点、特征)
【关键设问】
“概括……特点/特征”“指出……表现”。
【答题模板】
①范围广(涉及多地区/领域);
②技术先进(材料提及创新或科学原理);
③影响深远(对后世或国际的长期作用)。
【例题】宋朝海外贸易的特征(2023年18题)
材料:宋朝在广州、泉州等地设市舶司,开辟多条海上商道,与东南亚、阿拉伯贸易,日本僧人带回茶种。
[问题]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的主要特征。(4分)
[分步解析]
1.分层:材料分三部分(政府管理、贸易范围、文化交流)。
2.勾画关键词:“市舶司”“20多个国家”“茶叶之路”“禅宗输入日本”。
3.归纳角度:
①政府态度:政府重视(设管理机构)。
②贸易范围:涉及东南亚、阿拉伯等20多国。
③商品类型:茶叶、瓷器、丝绸为主。
④附加影响:兼具文化交流(禅宗、茶种)。
[答案]
①政府高度重视;
②贸易范围广泛;
③有多条海上商道;
④以茶叶、瓷器和丝绸为主要商品;
⑤兼具文化交流。
二、变化趋势类
【关键设问】
“指出……变化趋势”“分析……演变特点”。
【答题模板】
①阶段变化:分时间/事件对比(如“从……到……”);
②性质转变:由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
③范围扩展:从局部到全国。
【例题】中国工人运动的变化(2021年17题)
材料:工人运动从自发经济斗争转向政治斗争,中共三大决定工作重心转移。
[问题]指出中国工人运动的变化及原因。(4分)
[分步解析]
1.分阶段:1923年前(经济斗争)→1923年后(政治斗争)。
2.对比差异:目标从经济诉求转向争取自由。
3.联系背景:中共认识到独立斗争难以胜利,需联合国民革命。
[答案]
变化:从自发经济斗争转变为有组织的政治斗争;
原因: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调整革命策略。
三、背景原因类
【关键设问】
“分析……原因/背景”“说明……的条件”。
【答题模板】
①根本原因:经济/生产力发展;
②直接原因:政策/事件触发(如设立机构、战争);
③思想基础:观念盛行(如禁欲主义)。
【例题】15世纪欧洲视糖为“糜烂”的原因(材料一)
材料:15世纪前欧洲糖产量低,基督教禁欲主义盛行。
[问题]分析原因。(4分)
[分步解析]
1.经济层面:糖产量低→稀缺珍贵。
2.思想层面:基督教禁欲主义反对享乐。
[答案]
①物质匮乏,糖产量低;
②基督教禁欲主义盛行,反对奢侈享乐。
四、影响意义类
【关键设问】
“简析……影响”“说明……的历史意义”。
【答题模板】
1.国内+国际
①政治(制度/政权/政策)
②经济(生产力/结构/贸易)
③思想文化(观念/科技/教育)
2.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思考。
①政治:格局变化、制度革新、政权更替、政策调整、新阶级诞生
②经济:生产力提升、生产关系变革、经济结构转型、市场扩张
③文化:思想解放、科技进步、教育普及、文艺繁荣
④军事:装备升级、战争胜负、战略调整
⑤外交:政策转变、国际关系、条约签订、冲突与合作
3.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
①现实:直接作用(目的达成、短期结果)。
②深远:长期趋势(推动社会转型、奠定基础)。
4.主观影响和客观影响。
主观影响: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经验等。
客观影响:自然或社会环境(形势)、经济现状、政治现状、(生产力)科技等。
【例题】茶叶贸易对世界的影响(2023年18题)
材料:茶叶贸易推动英国、荷兰东印度公司盈利,成为世界贸易重要部分。
[问题]分析茶叶贸易对世界的影响。(4分)
[分步解析]
1.经济角度: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贸易网络扩大)。
2.殖民扩张:欧洲通过贸易扩大殖民(如东印度公司)。
3.资本积累:为欧洲提供原始资本。
[答案]
①密切世界联系,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②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③推动欧洲在亚洲的殖民扩张。
五、认识启示类
【关键设问】
“谈谈你的认识/启示”“总结……的经验教训”。
【答题模板】
①本质总结:反映核心规律(如“合作共赢”);
②现实意义:开放促进发展,科技引领进步。
【例题】新中国外交的启示(2023年17题)
[问题]谈谈20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的启示。(2分)
[分步解析]
1.提炼本质:独立自主是前提,综合国力是基础。
2.现实联系:倡导合作共赢,维护国家利益。
[答案]
①民族独立是外交基础;
②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理念。
六、比较异同类
【关键设问】
“比较……异同”“分析……差异与联系”。
【答题模板】
①相同点:本质共性(如均为代议制);
②不同点:形式/内容差异(如君主立宪vs共和制)。
【例题】英美民主政治异同(材料一)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