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
【内容摘要】田径运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教学改革与创新背景下,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方法改革以适应当前中学生身体素质需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现行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把趣味性融合到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通过趣味田径教学法,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幅提高,教学效果明显,希望为相关体育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趣味田径教学法?初中体育?教学实践
田径运动包含的项目比较多,比如跑步、跳远、拔河等等都属于田径运动内容。田径运动课程是所有中学都需要开设的课程,通过各种田径运动项目,锻炼学生们的身体素质,通过劳逸结合,增加学生们学习的效率。目前,我国部分中学存在重视文化课程学习而忽视体育教学的情况,甚至有的学生由于学业太重而自己放弃体育运动。针对此情况,探讨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趣味田徑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价值
一是,趣味田径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中学学业繁重,学生整天闷在教室里埋头学习,缺乏体育运动,如果不好好改变目前体育课的运动风气,将兴趣田径运用到体育课当中来,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只会越来越弱。现在,国家和社会层面都对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和学生体质健康格外关注。趣味田径运动能够增加学生的运动量,能够锻炼学生身体的大部分肌肉群,坚持趣味田径运动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是,趣味田径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趣味田径教学法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田径运动开展不同的兴趣游戏,运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游戏、道具,结合体育课上传授的知识,通过样式多变的教学内容唤起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们在巨大压力和紧张的学习生涯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从而减轻学习的压力,从小就养成一种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首先是坚持教育原则。无论是任何教学方式方法的使用、任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首先要考虑教育原则,能否用新方法、新技术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其次是坚持有趣原则。趣味田径教学法的特点是趣味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田径运动项目中增加趣味性游戏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参与性。
然后是坚持目的原则。中学体育是必不可少的课程,需要坚持目标导向的教学原则。在趣味田径教学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具有体育精神的目的。
最后是坚持安全原则。趣味田径教学中,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体育教师应让学生做剧烈运动前至少热身十分钟,并告知学生如何避免运动损伤,在确保学生身心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趣味田径运动。
三、现阶段部分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现阶段我国中学义务教育各门学科发展呈现高开低走形式,特别是一些辅助性学科,例如中学体育学科。而且在现阶段,我国中学体育教育课堂学习中要求将趣味田径运用到体育课中,而不单单只是枯燥无味的做操、跑步,这样会使得本就薄弱的体育学科更是“发展不平衡”,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现阶段部分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如下:
1.中学体育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在我国很多偏远地区,中学体育教师是由其他科老师代理教学的,而且通常情况下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往往会被作为其他学科教学时间使用①。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只是简单的集中于课间的跑操、喊口号……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强劲有利的中学体育教师师资力量队伍,使得中学体育教学长期不足,很多中学的体育教师年龄偏大,该教师队伍无法及时有效地理解和很好地运用新课标教学指导思想,还处于“墨守成规”状态。总体上来说,这样的中学体育教学队伍比较混乱,且构成人员参差不齐,最终导致很多学校出现体育课会被班主任要走上其他课的情况,还有一些学校甚至每逢体育课,就会出现逃课的情况,特别是女生怕跑步都躲在厕所里不出去。
2.缺乏科学有效的趣味田径运动计划
中学体育教育中缺乏科学有效的趣味田径运动计划,在实际调查中,很少中学体育教学有长期有效的计划,一般都是根据教师自我计划或者应付检查而临时性添加到中学体育课堂中关于趣味田径的内容。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导致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杂乱无序,甚至“滥竽充数”。如长期下去,中学体育教学中关于趣味田径的渗透只能浮于表面,甚至不了了之。这对于中学生整体素质教育和身体健康的培养都非常不利,对其未来发展将产生不良影响。
3.中学体育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够
中学生受其自身阶段发展不成熟影响,非常容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受到周边人和物的影响。现阶段,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关于趣味田径的渗透效果不好的原因还体现在中学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不够。一般表现在中学体育教师还是固守传统思维模式,教条式应试教育,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很难通过自身的个人行为准则有效影响和帮助中学学生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