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上海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pdf
文件大小:1.25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1.91万字
文档摘要

》》》》》》历年考试真题——2025年最新整理《《《《《《

2024年上海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

一、综合题

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于本世纪初启动。以下为该研究就“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

展”取得的部分重要认识。

材料一“万年奠基”

重要认

主要依据

“万年奠华北驯化了粟和黍,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种植稻;先民们开始磨制石

基”器和制作陶器;各地出现了小型的定居村落。

材料二“古国时代”

重要认识主要依据

以浙江良渚、湖北天门石家河、湖南鸡叫城等遗址为代表,多

“五千多年

有大型水利设施和城址的兴建;玉器、漆器、精致陶酒器等都出自

进入”

各地的顶级墓葬。

“四千三百山西陶寺和陕西石峁两座巨型都邑相继出现;形成了以中原为

年中原崛起”中心的历史趋势。

材料三进入“王朝时代”

重要认识主要依据

距今3800年以后,进入王朝时代,以二里头遗址和三星

“四千年王朝建立”

堆遗址为代表;夏王朝建立,①制代替②制。

西周初年,周王通过“③亲戚”,实现了王朝对王畿之外

“三千年王权巩固”

广大区域的稳固统治。

“两千两百多年统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海内为④,法令由一统”。

多民族国家形成”

材料四提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新方案

传统方案新方案

123/

》》》》》》历年考试真题——2025年最新整理《《《《《《

金属工具的出现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

文字的发明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

城市的形成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

(1)“万年奠基”的核心依据是()(单选)

A.南稻北粟格局B.原始农业产生C.石器工具进步D.定居村落出现

(2)依据材料,这一时期文明发展趋势是()(单选)

A.此消彼长B.部落联盟C.多元一体D.碰撞交融

(3)以下对于“古国时代”的认识,理解合理的有()(双选)

A.“大型水利设施和城址的兴建”,体现较强的人力、物力调动能力

B.“顶级墓葬”多,说明社会物质财富快速增长

C.“巨型都邑”出现,可能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以中原为中心”,印证古代中国整体步入文明时代

(4)材料三将以下相应选项匹配到上表的空格处。

A郡县B禅让C奴隶D封

建E世袭

(5)相较于传统方案,新方案有何显著变化?

(6)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简要谈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意义。

2.玉米原产于美洲,并伴随全球化进程广泛传播,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那时候,山里来了一帮种玉米的人。他们种玉米不是为了自己吃,也不

是为了养活家人,而是要把玉米卖给别人,一心想发财……过去,这里是莽莽苍苍的群

山,如今变成荒山秃岭。守林人呜呜咽咽地唱起悲歌……谁砍伐树木,加斯巴尔就该撕

碎他的眼睑;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