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实验题专题练习(苏科版).docx
文件大小:325.82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2.3千字
文档摘要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实验题专题练习

1.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理④。

(1)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初速度????????(选填“相同”或“不同”)。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受到摩擦阻力越?????(“小”或“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的减小得慢。

(3)通过实验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可进一步推导: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4)通过该实验可以?????(选填字母)。

A.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2.如图1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棉布表面上滑行的距离较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较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3)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4)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又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2所示,如果摆球从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小明提出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若采用此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拉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2)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对实验的影响。

(3)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4)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选填“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左右两边????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静止时,小华将小卡片逆时针扭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如图所示情况下小卡片保持静止,小华接下去的操作是?????????????????。

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6.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的情景,请你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

(2)分析比较A、B、C可得结论是:??????????????;

(3)分析比较C、D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无关;

(4)分析比较C、E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图E中液体的密度???????()。

7.小明用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