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pdf
文件大小:143.38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2.16千字
文档摘要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基本教学任务之一,音乐教育也不例外。但

究竟该如何在音乐学科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培

养学生的优秀品德起着什么作用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供大家

参考。

一、在发声练习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是音乐课的必要过程之一。但假如为发声而发声,我想

是否太单纯了一些,能否用一些有一定难度,又具有爱国主义内涵的练声曲进行

教学。比如我选用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新大陆交响曲》的主旋律,用哼鸣的

练习来解决学生的鼻腔共鸣。与此同时我也给学生讲作者和乐曲的历史背景,说

明德沃夏克是爱国的作曲家,他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德国的侵略,而他却身在美

国,为了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眷念之情和强烈的爱国热忱,写下了这部传世佳作。

学生们在了解后再来练唱时,可引导学生思考用怎样的情绪、速度和力度来演唱。

不用多说,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较好地演唱这段感人肺腑的旋律,达到教

学目的。

二、在歌唱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歌曲以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明了的歌词内容来表情达意,

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是爱国主义教育很好的显性

材料。例如在教唱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一歌时,我先用充满激情的声音来朗

诵歌词“什么地方四季常开鲜艳的花朵,我们的祖国美丽的祖国……”让学生在感

知中领悟作品内容,再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和

意境。最后让学生演唱,要求学生唱出歌曲力度的变化、速度的对比、旋律的起

伏等,把歌曲情感的理解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上,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受到

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有时我们不需要学生一定用语言来阐述,只要学生把这样的

歌曲唱好了,那也就受到了教育。

三、在音乐欣赏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欣赏课同样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这不仅是教材中不少

作品的音乐形象鲜明,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还在于这种形式有利于教师能运用

多种手段,引导学生领会作品的内涵,捕捉音乐形象,领会爱国主义情感。例如

在欣赏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时,教师首先用铿锵有力、充满激情的语调朗诵歌

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

大无畏斗争精神,以强烈的情感,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特别要求

学生演唱51,13,35。这一连串的递进,运用渐强的力度,把旋律推向高

潮,一种民族责任感、紧迫感便会油然而生。再请学生唱一唱歌曲,引导学生唱

出歌曲的情绪等,然后请学生来谈一谈现在的中国,从自己身边的变化来说明改

革开放的伟大成绩,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

四、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欣赏教学不单是放放音让学生听听而已,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诱发学生

的求知欲,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

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辨别能力。例如歌曲《游击队歌》,以鲜明的节奏、轻快流

畅的曲调刻画出处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游击战士乐观的情绪、昂扬的斗志和革命

的自豪感,通过欣赏,激起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从而领悟到要珍惜时光,发

奋学习,努力成材。再如欣赏河北民歌《小白菜》,我首先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

歌曲内容:“在黑暗的旧社会,穷人的生活十分贫困,那时有个小姑娘从小就死

了娘……”,当教师用低沉的语调讲完后,教室里一片寂静;当如泣如诉的音乐

一结束,教室里一片唏嘘声。欣赏结束后,我让大家谈谈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

对比,增强了对小白菜的同情,同时更加体会到生活在社会追大家庭中的温暖,

大大增强了热爱祖国之情。

流行歌曲和西洋乐器在一段时期里受到青少年的青睐,而对民族音乐则认为

“土里土气”遭到冷眼相待。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是迁就还是引导?故

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我首先从介绍祖国民族音乐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入手,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此,选择了内容:1、向学生介绍河南浙川下寺出

土的战国时期楚墓殉葬的一组编钟,是二千多年前中国人民在音乐史上的一项伟

大的创举。编钟演奏的民乐《高山流水》曲通过人造卫星“东方红号”传播到五洲

四海,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不仅能掌握现代尖端技术,更有着悠久灿烂的

民族音乐文化。同学们都非常想听一听这神奇的音乐。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和兴趣,认识到中国人民以勤劳、勇敢、智慧而著称于世,从而激起学生对中华

民族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加热爱中国民族文化。并认识到热爱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