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绘画
课时2课时(90min)
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画的主要类型
(2)深刻理解中国画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1)能够从较为专业的角度欣赏中国画
(2)能够领会中国画中的精神境界
素养目标:
感受中国画的意蕴,培养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和坚韧顽强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中国画的主要类型,中国画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中国画的文化内涵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查找关于我国
课前任务著名绘画家的故事,并进行了解
【学生】完成课前任务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考勤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教师】提出问题:
互动导入中国画的种类有哪些?我国历代著名绘画家有哪些?其代表作是什么?
【学生】聆听、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通过大家的发言,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中国画的主要类型和文化内涵等知识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其最大的特点是意境高远,注重人的情感与精神的表现,
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神韵。在内容创作上,中国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
传授新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中国画种类多样,题材广泛,主要分为人物画、
山水画和花鸟画三种。
一、人物画
【教师】扫码播放“《洛神赋图》”视频,并进行讲解
人物画是中国画中最早的一个画种。据记载,周代就出现了劝善诫恶的历史人物壁画。战国及秦汉时期,
1
以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画尤为兴盛,这一时期出现了以顾恺之
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大师。盛唐时期,吴道子将宗教人物画推至新高度。两宋是中国人物画深入发展的时期,
绘画风格和题材均发生了转变,风格由工笔重彩向线描水墨转化,出现了简笔写意人物画,如梁楷的《泼墨仙
人图》;题材加入了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时期,人物画的发展不及山水
画和花鸟画,但也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人物画家,如元代的王绎、赵孟,明代的唐寅、陈洪绶,清代的任颐
等。
中国古代人物画可细分为道释画(以道教、佛教为内容的绘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
等。它不拘泥于人物的外表,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更多地强调“传神”(即主观情感的抒发),追求形神兼
备、气韵生动。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洛神赋图》(局部)、《步辇图》(局部)、《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
游春图》”的图片,并进行讲解
中国古代著名的人物画作品数不胜数。例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用高古游丝描(一种线描画法)
将人物的神韵、风姿表达得惟妙惟肖,其中的“辞别”场景,一改汉代的平视画法,采用俯视角度,开阔了视
野;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巧妙地运用人物形象的对比手法,更好地衬托出了唐太宗的至尊风度;周昉的
《簪花仕女图》,以游丝描人物,行笔轻细柔媚,反映了当时贵族女子的生活状态。此外,还有唐代吴道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