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国秘书史》课件_第一章.ppt
文件大小:1.47 M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1.62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节孕育于部落联盟昌盛时期

一、秘书工作产生的社会条件秘书工作是领导部门的辅助性工作,因此,只有出现了领导部门,才会随之而产生秘书和秘书工作。这是秘书工作发源必不可少的社会条件之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表意的工具,也是书写文书的先决条件。文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材料,它只有在文字出现后才可能产生。公务文书需要有人拟制、处理、传颁、保管,由此产生了以文书工作为主要业务之一的秘书人员和秘书工作。因此,文字和公务文书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又一个社会条件。二、社会组织领导部门的形成原始人群无领导、无领导部门氏族公社出现首领、无文书部落联盟领导部门、原始文字、文书三、原始文字的演进陶文---甲骨文---金文伏羲造字、仓颉造字原始文字开始被运用于公务活动中,首先被用于记事。《尚书》《尧典》在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先民已经使用原始文字记事,记录首领言行,有了原始的公务活动记录。四、有关秘书活动的记载《通典·职官志》载:①“黄帝置六相”;《史记·五帝本纪》载,②黄帝设史官“黄帝之初始立史官,仓颉、沮涌居其位。”舜在位时设立九官纳言进善旌、诽谤木、敢谏鼓是我国信访工作的原始形态和早期表现。第二节萌发于夏朝一、国家的建立(一)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二)贡赋制度出现夏代出现了最初的国家赋税——贡专司征税的官员——啬夫(三)强制机关和法律的出现关押犯人的监狱,“圜土”或“均台”,“禹刑”杀、墨、宫、刖、劓专职司法机构——大理(四)国家官吏队伍的形成六事之人牧正、庖正、车正第二节萌发于夏朝二、夏朝的文字和公务文书陶文《尚书》《甘誓》、《胤征》《汤誓》“誓”,已是一种比较规范的古代公文。图法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官员

第三节形成于殷商

一、商朝的史官(一)史官的名目与分工就作用而言,贞卜史官、作册史官偏重于在政务方面为商王服务。祭祀史官、记事史官则偏重于处理事务,而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的职能与现代秘书人员最为相近。

第三节形成于殷商

(二)史官的来源贵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代代世袭.原因:第一,由于奴隶社会等级森严,贵族和奴隶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第二,史官的职掌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专门的业务技能。第三节形成于殷商二、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诞生主官称太史,下隶有层次不同、职掌各异的史官。主要职责是负责商王的册命及祭祀等事宜。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的中央秘书机构。第三节形成于殷商三、甲骨文与甲骨文书(一)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二)甲骨文书的认定前辞——某日某人卜问,史官姓名。命辞——卜问何事。占辞——“兆”显示的答案。验辞——日后是否应验。第三节形成于殷商四、甲骨档案的保管(一)收贮于都城宗庙、社稷(二)出现了简单的分类收藏法(三)有了简单的编号(四)有了简单的“归档”

思考题:

1.秘书工作产生需要哪两大条件,为什么?2.简述我国秘书工作起源的过程。3.史官为何是世袭的?4.什么是甲骨文书?5.商代史官有哪些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