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一讲_鲁迅研究四题_.pptx
文件大小:793.23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9.93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

·第二讲“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第三讲“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第四讲“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味’”·第五讲“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第六讲“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第七讲“张爱玲的《传奇》与‘张爱玲热·第八讲“穆旦与九叶诗派”

·第九讲“现代散文五家”

·注:带★”为本学期学习的重点、带长之重。

本学期内容:现代部分(第1-9讲)

5为重中

第一讲鲁迅研究四题

★(本讲为本学期重中之重)★

●鲁迅的生平

·关于鲁迅的创作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在现代文

学史的地位;

·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

·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鲁迅对现代化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我们说鲁迅是这学期的重中之重,主要基于两个理由:

一是从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看,鲁迅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鲁迅一方面是现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一,另一方面也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开拓者。自《新青年》1918年开辟“随感录”专栏后,鲁迅的杂文就显示出尖锐而深

刻、巧妙而生动的独特个性,并且,从此之后,杂文就与鲁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了。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杂文基本上是由“随感录作家群”和“语丝派”这两个前后承接的散文流派开辟的,而鲁迅既是“随感录作家群”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也有人曾经将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即“闲话散文”和“独语散文”,而鲁迅在这两种散文创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在新文学初期,散文被公认为最有成就的文体,而鲁迅正是这时期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而在新文学初期的小说创作中,鲁迅更是一枝独秀

不仅最早显示出新文学的实绩,而且在文体上进行了

广泛而卓有成就的实验,成为了各种现代小说文体的先驱和榜样。也可以这么说,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此外,自现代文学诞生的第一天起,在文坛上就论争不断,而几乎每次重要的论争几乎都与鲁迅有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掌握了鲁迅,也就基本上掌握了半部现代文学史。

二是从我们这门课的考试分量上看,有关鲁迅的内容意是在试题中占有突出的分量,从填空题、选择题到简答题和分析题,常常会占到一份试卷总分的一半上下。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沉下心来,不要急于往前赶,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学习鲁迅都不为过。

1.家庭的影响

鲁迅出生时,周家已从大户没落为小康,并且一直在走下坡路。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入狱,周家从此一蹶不振。

这年,鲁迅被送往母亲鲁瑞乡下的娘家避难,过了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压抑和刺激,一方面,认识到了封建阶级的腐朽和没落,认识到了社会的虚伪和冷酷,另一方面,也使他看到了农民的痛苦和不幸。紧接着,他父亲周伯宜吐血卧床,一病不起,鲁迅便开始了每日出入当铺和药店的终日奔波,更加深了他对社会的认识。

鲁迅的生平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

樟寿,字豫山,1892年进三味书屋读书时,改名豫才。1898年到南京求学时,取学名周树人。

鲁迅,是他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2.进化论的影响1898年,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受到了康梁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他读到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后,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在他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观察世界、认识现实的思想武器。

3.弃医从文1906年,一个偶然的幻灯片事件,特别是那些茁壮而麻木的看客以及示众的场面,对鲁迅的一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4.新文学的旗帜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

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时期。鲁迅在新的时代潮流的鼓舞下,怀着毁坏封建的“铁屋子”,唤醒熟睡的人们的热望,投身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不久即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化新军的伟大旗手。

关于鲁迅的创作

鲁迅从1907年在日本期间发表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开始,笔耕一生,留下大量著述,主要文学作品有3部小说集、3部散文集和16部杂文集。

1.小说集

《呐喊》1923年出版,共14篇。第一篇:《狂人日记》

作于1918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

话小说。前三篇:《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也

是他在五四运动前创作的三篇小说。末一篇:《社戏》作于1922年。

《彷徨》1926年出版,共11篇。第一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