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信息传播与本土文化的变迁.pptx
文件大小:857.06 KB
总页数:26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3.71千字
文档摘要

信息传播与本土文化的变迁

二、信息传播对本土文化变迁的影响要素目录三、信息传播下本土文化变迁的表现形态一、本土文化变迁

一、本土文化变迁

一、本土文化变迁1、本土文化变迁概念本土文化变迁就是指由于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促使本土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本土文化内部因素外部变动本土文化变迁

一、本土文化变迁一个社会内部和外部的变动都会促使其本土文化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从而引发新的需要。创新、传播、涵化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途径。本土文化变迁的模式的各个环节之间并非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2、本土文化变迁的模式本土文化变迁模式创新涵化传播

一、本土文化变迁本土文化的创新通常包括发现和发明两种。在同一群体中,创新者对外部世界有很强烈的探索欲、喜欢冒险、具有理解新的技术知识的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创新所需资源,他们能发现其它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并吸收为自己所有。即便不能他们也能根据本土文化的特点,发明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本土文化。2.1创新

一、本土文化变迁2.1创新案例肯德基和麦当劳在中国的风行使本土餐饮产业结构迎来新的变化。随着国人生活形态的变化,传统中式大餐已不能满足国人快节奏的生活,逐渐受到冷落。而西式快餐由于自身的原因,不能面向大众推广。这样,以中国人餐饮习惯为基础,结合快餐的某些元素,一种全新的属于中国本土的餐饮形式就诞生了。

一、本土文化变迁传播指由文化发源地向外辐射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散布的过程。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前者通常由具备文化的人们通过商队、军队等途径直接传播某种精神或物质方面的文化内容,如新的农艺技术和发明创造等;后者表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扩散营力,主要指某一社会群体借用外来文化特征中的原理,进行文明创造活动的一种刺激传播,如欧洲最终发明瓷器是在中国瓷器传入大约200年之后。2.2传播中国瓷器西方瓷器

一、本土文化变迁由个别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现象。涵化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一个文化系统可能自愿或被抛弃一些原有的特质,又由于传入新的特质而得到补偿。2.3涵化

一、本土文化变迁3.1博厄斯认为“现存社会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些人类学家把文化变迁过程当做动力,有的把变迁的原因当做动力。3.文化变迁动力

一、本土文化变迁3.2功能学派把功能、结构看作社会文化系统的核心。社会是一个整体系统,由各个相关部分组成,它们有自己的功能,作用于整体,一处失调可由其它部分得到调整,因而无论社会文化怎样变迁,社会最终总是趋于均衡、稳定状态。3.文化变迁动力

一、本土文化变迁3.3早期进化论者将进化论用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认为文化和社会的进化导致文化和社会的复杂化和进步。摩尔根提出生存技术的革新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家族、政治和财产制度与之并进。但总的说来,进化论者主张进化是渐变的,没有质的飞跃,不了解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进化论者则强调技术、经济、人口、环境是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3.文化变迁动力

一、本土文化变迁3.4马克思、恩格斯探讨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生产方式是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矛盾运动是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的动力。恩格斯强调在社会发展中各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合力的作用,但更强调的是经济条件具有决定意义。3.文化变迁动力

二、信息传播对本土文化变迁的影响要素

二、信息传播对本土文化变迁的影响要素1.信息传播的自由性、开放性、复杂性信息技术上的进步,使公民更加言论自由。互联网中的信息犹如海纳百川无所不包,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琐事,从天文地理到政治经济,从交友聊天到公务会议——网络犹如一个巨大的信息集装箱,以开放自由的姿态承载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二、信息传播对本土文化变迁的影响要素2.传播主体的隐匿性、平等性、多层性信息传播的主体,在网络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并且不需要公布任何有关他的真实身份的信息,以隐蔽的姿态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表达和身份诉求。无论是正规的新闻媒体组织,还是民间个人,现在都可以以一种平等的地位和身份在发布信息、抒发情感、交流思想、发表评论,这就是传播主体的平等性。同时互联网冲破了传统媒体的边界,丰富了传统媒体的表达形式,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