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青少版)》测试题带答案
1.《故乡》的作者是?
A.巴金
B.鲁迅
C.老舍
D.朱自清
答案B
2.《故乡》选自鲁迅的哪部作品集?
A.《呐喊》
B.《彷徨》
C.《朝花夕拾》
D.《故事新编》
答案C
3.下列哪项不是《故乡》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A.城乡对比
B.男女对比
C.贫富对比
D.现实与未来对比
答案C
4.《故乡》中闰土的形象主要反映了什么?
A.农民的富裕生活
B.农民的悲惨命运
C.农民的懒惰性格
D.农民的幸福家庭
答案B
5.小说《故乡》的主要人物不包括?
A.“我”
B.闰土
C.杨二嫂
D.宏儿和水生(作为后辈群体)
答案C(注:杨二嫂虽在文中出现,但不是主要人物)
6.下列哪个词语不能描述《故乡》中“我”与闰土的关系变化?
A.隔膜
B.亲密
C.疏远
D.陌生
答案B
7.“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
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表达了什么哲理?
A.希望是虚无缥缈的
B.只要努力,希望就能实现
C.希望的有无取决于个人的信念
D.希望的实现需要众人的共同努力
答案D
8.《故乡》中,“我”对闰土的称呼变化体现了什么?
A.“我”对闰土的尊重增加
B.“我”与闰土关系的疏远
C.闰土地位的提升
D.闰土性格的变化
答案B
9.闰土的形象在少年时期和中年时期有何主要变化?
A.从聪明伶俐变为迟钝麻木
B.从活泼健康变为病弱不堪
C.从勇敢无畏变为胆小怕事
D.从见多识广变为孤陋寡闻
答案A(注:虽然B、C、D项也有一定体现,但A项最全面概括了主要变化)
10.下列哪项不是《故乡》中反映的社会问题?
A.农民贫困
B.封建等级制度
C.妇女地位低下
D.工业革命影响
答案D
11.“我”在文中提到希望后辈们有“新的生活”,这“新的生活”指的是什么?
A.富裕的生活
B.摆脱封建束缚的生活
C.城市化的生活
D.知识分子的生活
答案B
12.闰土手中的纸包和长烟管象征了什么?
A.闰土的勤劳
B.闰土的贫穷与落后
C.闰土的传统习俗
D.闰土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B
13.《故乡》中,“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A.留恋与不舍
B.轻松与愉快
C.沉重与悲哀
D.激动与憧憬
答案C
14.下列哪句话不是出自《故乡》?
A.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B.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C.生活就是战斗。
D.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
答案C
15.闰土见到“我”时脸上的“欢喜”和“凄凉”是否矛盾?为什么?
A.矛盾,因为两种情绪相反
B.不矛盾,欢喜是因为见到老友,凄凉是因为生活现状
C.矛盾,因为闰土性格复杂
D.不矛盾,但原因不明
答案B
16.《故乡》中“我”对闰土的希望是什么?
A.希望他变得富裕
B.希望他保持纯真
C.希望他摆脱封建束缚
D.希望他不要忘记“我”
答案C(注:虽然D项也有提及,但C项更贴近“我”对闰土未来的深切期望)
17.下列哪个词语最能概括《故乡》的主题?
A.怀旧
B.变革
C.友谊
D.乡愁
答案B
18.《故乡》中通过哪些手法塑造了闰土的形象?
A.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和肖像描写
C.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
D.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
答案B
19.“我”在文中对故乡的现实感到如何?
A.满意
B.失望
C.无感
D.愤怒
答案B
20.下列哪项不是《故乡》中闰土性格的特点?
A.淳朴善良
B.迟钝麻木
C.勇敢无畏(少年时期)
D.狡猾奸诈
答案D
21.《故乡》中“我”与闰土的隔阂主要是由什么造成的?
A.个人恩怨
B.封建等级制度
C.经济差异
D.文化差异
答案B
22.下列哪句话体现了“我”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A.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B.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