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三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练习题.docx
文件大小:24.94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5-19
总字数:约3.74千字
文档摘要

PAGE2

《第三章西欧中世纪教育》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教会教育

2.教会学校的种类主要有修道院、主教学校和()。

A.堂区学校B.文法学校C.修辞学校D.基尔特学校

3.中世纪修道院的学生不全是以做神职为目的,其中有一部分进修道院仅为学习知识,毕业后仍为俗人,这部分人称为()。

A.内学B.外学C.俗人D.留学生

4.14—21岁的骑士教育是()阶段。

A.礼文教育B.家庭教育C.侍从教育D.社会教育

5.查理曼大帝时,以()为法兰克王宫宫廷学校校长的学校最为著名。

A.柏拉图B.阿尔琴C.雷克斯D.奥古斯丁

6.最早的中世纪大学是()。

A.萨莱诺大学B.波隆那大学C.巴黎大学D.牛津大学

7.下列哪所中世纪大学是典型的“先生”大学()

A.萨莱诺大学B.波隆那大学C.巴黎大学D.基尔特学校

8.新兴市民阶层具有本阶段的特殊经济利益和政治斗争的需要,而这些利益和需要反映在教育上,便是缺乏满足这种需要的学校,于是,一种新型学校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

A.基尔特学校B.城市学校C.堂区学校D.主教学校

9.由手工业行会开办的城市学校称为行会学校,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学校称为()。

A.基尔特学校B.城市学校C.堂区学校D.主教学校

二、名词解释

1.骑士教育

2.城市学校

三、简答题

1.简述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的基本内容。

2.简述经院哲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述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主要特征、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B4.C5.B6.A7.C8.B9.A

10.A

二、名词解释

1.骑士教育

答:骑士教育是西欧中世纪世俗教育的重要形式,11—14世纪盛行。其实质为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包括宗教教育阶段、礼仪教育阶段和侍从教育阶段三个部分。教育的主要内容为“骑士七艺”和“骑士十诫”。骑士教育是近代绅士教育的直接渊源。

2.城市学校

答:城市学校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而是为新型市民阶层子弟开班学校的总称,如行会学校、基尔特学校等。从领导权上看,最初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之后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从归属上看,虽与教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从教育内容上看,强调世俗知识,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与手工业、商业等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扩大了教育内容,是学校教育开始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在某些地区还是用本民族语言教学,鲜别于教会学校;从教育培养目标上看,为满足新兴城市对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但也具有一些职业训练的性质。城市学校是适应生产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利益需要而出现,其产生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了促进作用。

三、简答题

1.简述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的基本内容。

答:(1)骑士教育是与等级鲜明的中世纪封建制结构相适应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2)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从出生到7—8岁,为家庭教育阶段。儿童在家庭中受母亲的教育,主要内容是宗教知识、道德教育和身体养护与锻炼。

7—8岁以后为礼文教育阶段,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一级贵族的家庭中充当侍童,主要学习上层社会的礼节和行为准则,同时,也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阶段,还要进行赛跑、角力、骑马、击剑等内容和训练,以使身体强壮有力。

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年满21岁时,通过授职典礼,正式获得骑士称号。

(3)骑士教育旨在训练保护封建主世俗利益的武夫,其内容注重培养宗教道德品质,以养成军士征战能力为主要目的,文化知识极为贫乏。

2.简述经院哲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1)经院哲学是西欧封建社会中的统治思想和官方哲学,因产生于天主教的修道院,所以被称为经院哲学。它渊源与2世纪的教父哲学,真正形成于中世纪中期以后(11-12世纪)。

(2)经院哲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以“经院”(